日前,上海银行因32项违法违规事实,连收两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罚单,合计被罚款1380万元。
据《商讯·公司金融》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已被罚金额合计约达上亿元。
而且,从经营表现上来看,作为曾稳坐上市城商行第二把交椅的上海银行来说,近年来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上海银行三季度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营业收入陷入负增长,虽然信用减值计提力度的减小,但净利润的增速依旧处在低位。此外,上海银行更是踩雷“宝能系”,25.8亿元借款恐难收回。就上述问题,《商讯·公司金融》函至上海银行,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任何回复
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
上海银行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上海城市合作银行,2016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我国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机构、率先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
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30591.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7%;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3669.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8%;负债总额达到2826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8%;存款总额达到16655.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9%。
虽然上海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在同规模上市城商行中,经营业绩却有些不尽人意。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392.73亿元,上年同期实现营收416.73亿元,同比下滑5.76%;实现净利润173.70%,同比增长1.03%。
从营收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69.38%。前三个季度上海银行共实现利息净收入272.46亿元,同比下滑7.26%。
造成利息净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前三季度上海银行利息支出达到439.67亿元,较上年增幅8.70%,使得利息净收入整体增长动能不足。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上海银行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17亿元,上年同期实现51.12亿元,同比下滑23.37%;实现投资收益44.21亿元,同比下降25.01%;实现其他收益5.19亿元,同比增幅184.41%;公允值变动收益为32.82亿元,同比增长1872.83%;汇兑损失1.75亿元,同比下滑119.43%;其他业务收入实现0.33亿元,同比下滑12.65%;资产处置收益0.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31亿元。
虽然非利息净收入整体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主要是得益于当期其他收益和公允值变动收益。
因此,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上海银行净利润要能保证增长,还需得益于计提力度的减小。
另外,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银行营业支出为195.4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6.69亿元,同比下降15.90%,其中,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为100.2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53%,占总营业支出的51.27%。
在资本充裕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13%,较年初下降了0.0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5%,较年初下滑0.0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5%,较年初上涨了0.11个百分点;且三项数据均低于《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中14.77%、11.90%和10.36%的同业指标,资本充足率有所承压。
内控、服务质量堪忧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65.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2.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1%,较年初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拨备覆盖率为290.02%,较年初下降了0.5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0%,较年初下降了0.1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削弱。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上海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的控制较好,但似乎仍面临合规问题。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分局还对上海银行连续开出两张大额罚单,合计罚款金额1380万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11月17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金罚决字〔2023〕51号)显示,上海银行因不良贷款余额数据报送存在偏差;漏报贸易融资业务余额EAST数据;漏报核销贷款本金EAST数据;漏报质或抵押物价值EAST数据;漏报权益类投资业务EAST数据;漏报投资资产管理产品业务EAST数据;漏报其他担保类业务EAST数据;漏报委托贷款业务EAST数据;理财产品底层持仓余额数据报送存在偏差;理财产品销售端与产品端数据报送存在偏差;理财产品信息登记不及时;监管标准化数据与客户风险系统数据存在偏差;EAST系统《个人客户关系信息》表漏报;EAST系统《表外授信业务》垫付情况存在偏差;EAST系统《信贷资产转让》表错报;EAST系统《对公信贷业务借据》表错报;EAST系统《个人信贷业务借据》表关联错误;虚假受托支付,贷款资金长期滞留借款人账户;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的19项违法违规行为。对此,上海监管局对上海银行处以690万元的罚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同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金罚决字〔2023〕52号)显示,上海银行因封闭式产品投资非标准化资产终止日晚于产品到期日;理财产品老产品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晚于2020年;将无法持有至到期的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未按规定披露理财产品的杠杆水平;开展理财业务违反公平交易原则;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未达到5%;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0%;理财业务数据登记错误;违规发行大额存单;为保理业务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审核严重不审慎;委托贷款违规用于购买理财;违规向委托贷款借款人收取手续费的13项违法违规。对此,上海监管局对上海银行处以690万元罚款。
虽然上海银行表示上述处罚的问题发生在2017年至2021年间,但这并不是上海银行今年第一次收到罚单,更不是收到的最大金额罚单。
今年4月21日,上海银行还因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处以9834.5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
不仅仅是大额罚单,上海银行在同辖区内居高不下的投诉量也让人“头疼”。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上海银保监局关于2022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来看,2022年全年上海银行共收到投诉件数为885件,居上海中资法人银行投诉量首位,平均每百营业网点投诉量为379.8件,居上海中资法人银行每百营业网点投诉量的第二位;而上海银行行用卡中心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为2708.3件,居在沪持牌信用卡中心及消费金融公司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第三位。
而今年上半年上海银行投诉量也一直久居高位,《关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共收到488件投诉,仍处上海中资法人银行投诉量第一位;上海银行行用卡中心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为998.2件,居在沪持牌信用卡中心及消费金融公司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第三位。
从黑猫投诉平台来看,而截至2023年11月28日,上海银行共有586条投诉记录,上海银行信用卡共有321条投诉记录,其中多次出现暴力催收、电话骚扰及违规授信等字眼,合规问题及消费者投诉均值得关注。
踩雷“宝能系”
除了合规问题,上海银行在今年还踩雷“宝能系”,陷入不良贷款难收回的局面。
10月14日,上海银行公告显示,上海银行深圳分行因与深圳托吉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托吉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姚振华的金融合同纠纷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金融纠纷案可追溯到2020年12月24日,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与托吉斯科技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约定托吉斯科技向深圳分行借款人民币25.8亿元,借款期限为2020年12月24日起至2023年12月24日止。同时,深圳分行与深业物流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与托吉斯集团签订《借款质押合同》,与深业物流、托吉斯集团、宝能集团、宝能控股、姚振华分别签订《借款保证合同》约定其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依约向托吉斯科技放款25.8亿元后,托吉斯科技未依约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深圳分行依约宣布提前收回借款本息,要求托吉斯科技等办理本息清偿手续。
鉴于托吉斯科技等均仍未履行还本付息或承担担保责任的义务,上海银行提出诉讼,请求托吉斯科技偿还25.8亿元本金及该款项至全部还清之日止所欠的利息、罚息及复利,并承担上海银行为实现债权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深业物流、托吉斯集团、宝能集团、宝能控股和姚振华承担连带澄清责任;请求对深业物流提供抵押的不动产享有抵押权通过拍卖、变卖、折价等方式依法处置用于清偿在本案中的全部债权;请求托吉斯集团持有的深圳托吉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享有质权通过拍卖、变卖、折价等方式依法处置用于清偿在本案中的全部债权。
虽然25.8亿借款主要源于托吉斯科技,但托吉斯特技由托吉斯集团100%控股,而托吉斯集团则由深圳捷凯实业有限公司100%控股。黄世龙作为捷凯实业的实际控制人又曾在宝能集团担任监事,并非毫无牵扯,且“宝能系”作为担保人需要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企查查显示,截至11月28日,宝能集团存在74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达368.24亿元,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堪重负的宝能集团很难有能力偿清上海银行这笔债权,对此上海银行也是有所预料,表示已对该笔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但是该事件也给上海银行内控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