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笔记或云协作领域永远不乏新晋者,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能见到一款新的云笔记软件横空出世。难道云笔记平台开发很简单吗?
其实也不然,一款合格的云笔记包括的内容也是非常繁多的,基础功能包括多种笔记格式、图表功能、多端同步等,高级功能的话还需要包括多人协作、链接分享、网页剪藏等。我们可以看一下老牌的云笔记——《印象笔记》如今仍在不断更新,功能多到甚至需要一个新的专业级账户来吸引用户。
▲
图片来自:Unsplash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云笔记产品不断涌入这个拥挤的市场呢?我想正如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云笔记的需求不同,而如果这个人恰好是程序员,一旦找不到合适的产品或是现有产品定价过于昂贵,那他就会开发一个产品自用,然后发现还不错,最后就投入了市场。
▲
图片来自:Unsplash
今天介绍的这款《Outline》云笔记也许正是领悟了这一市场规律,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开源代码,让任何人(当然最后还是变成了程序猿)得以优化、丰富其功能。当然,如果你希望在自己的平台上托管,则是完全免费的。
懒人目录
面向团队的知识库软件
完整可用的云笔记软件
定价及自托管方案
面向团队的知识库软件
《Outline》自称「为成长型团队构建的 Wiki 和知识库」。不管是团队文档、会议记录、草稿、工作日志、头脑风暴等工作文档,《Outline》都可以胜任,让你免于在众多的文件夹中搜寻某一文件了。同时集成的聊天系统,也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
▲
图片来自:Outline
作为一款面向团队的软件,与其他应用的协作自然是不可或缺的,《Outline》支持与众多软件相互协作,比如设计软件《Figma》、合作软件《Trello》、开发软件《GitHub Gist》等等。另外作为开发者,还可以通过 API 与《Outline》进行集成。
最为重要的是,《Outline》作为一款开源软件,有着活跃的社区支持,任何人都可以为该项目反馈漏洞、贡献插件、优化代码,从而帮助《Outline》变得更加优秀。另外,有着开源的优势,安全性和隐私性也相对较高,而且不用操心因公司倒闭而无法继续使用软件的风险。
目前《Outline》仅支持 Slack 和 Google 企业账户这类 SSO 账户登录,至于为什么不开放个人邮箱注册或更多的登陆方式,开发者也在社区中进行了说明,此举让其不必在应用中重新建立团队管理的功能,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功能的开发中。
很显然,其目标定位主要面向 B 端用户。但作为一般用户,我们也可以自己注册一个 Slack 账户来登陆,如果你想要使用其他方式进行登陆,可以去社区给开发者提出需求。目前已有 GetHub 和 Office 等多种登陆方式的请求。
完整可用的云笔记软件
第一次打开《Outline》的时候,我觉得它有点类似《Notion》——简洁的界面,整齐的格式,熟悉的逻辑,一目了然的功能。没有太多复杂的功能扑面而来,让人为之退却,只有当你想要用某个功能时,它才会出现在你面前。这一点就让我对《Outline》产生了好感。
接着开始创建文档,《Outline》的文档分为两大类,分别是「Collections」和「Archive」,可以分别视作「知识库」和「归档库」。另外还有「草稿箱」,可以临时存放未分类的文档,这样一来工作流的逻辑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Outline》编辑器的格式包括标题、列表、表格、引用、代码、分割线和图片,另外还支持快捷键和 Markdown 格式,这样编辑效率可以大大提升。但相比《Notion》的模块化格式以及强大的表格功能,《Outline》的编辑器似乎只能称得上是「完整可用」的程度。
虽然编辑器很普通,但是开发者对于嵌入式应用的集成可是一点都不马虎。《Outline》支持将嵌入文档的应用元素转化为可视化预览,甚至可以直接交互。以《Trello》为例,将卡片链接复制到《Outline》便直接转化为了一张卡片,不过交互功能还有待提高,目前点击卡片还都需要转到 Trello 才能进一步操作。有了众多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软件做,这也是《Outline》得以快速成型的关键所在。
除了编辑器,一些常规云文档软件该有的功能《Outline》也还是都具备的,比如文档目录、子文档、历史记录、链接共享、下载导出等功能还是一应俱全的。最令我感到欣喜的是竟然有夜间模式,看来开发者也深谙深夜赶稿才是第一动力的原则。
定价及自托管方案
与其他软件不同,《Outline》虽然处在公测阶段,但仍是需要收费的。其定价也是非常直接的,分为 $10/月的普通版、$79/月的团队版以及 $199/月的商业版,均提供一个月的免费试用,支持协作的人数分别为 10 人、100 人和 250 人。当然不管哪个版本,可创建的文档数量都是无限的。
从价格方面来看,又一次印证了这是一款面向团队的协作软件,毕竟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每月 10 刀的支出还是太贵了。那么作为个人消费者,如果我们想要使用的话该怎么办呢?也许你可以尝试进行私有化部署,并且这是完全免费的。
▲
使用 docker 托管
当然,私有化部署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是人人都会的,如果你有兴趣,喜欢折腾,或是不想花钱,又或是担心数据的私密性的话,那不妨按照《Outline》在 GitHub 上的说明进行操作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源代码不收费,但你在私有化部署的过程中还是有可能需要掏钱的。
作为一款上线一年多而且目前仍处于公测阶段的软件来说,《Outline》无疑是一款强大的软件。虽然目前能直接用上的还只有网页版,尚未正式推出桌面或移动客户端,但我们期待着,在 1.0 版本到来之时,还有更多新功能的更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