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咖啡起家的瑞幸又回到了咖啡。
尽管与速溶咖啡同样即冲即饮、方便快捷,但挂耳咖啡更强调无添加,价格也比速溶咖啡高,官方将其定位在新年礼品。加上此前11月瑞幸推出的各种零食,瑞幸旗下的支线产品越来越多,暴露了瑞幸想抢滩更多消费场景的意向,各大产品线各有交叉,以此巩固瑞幸产品护城河。
从价格来看,以瑞幸门店内一杯日常打折的普通拿铁换算,1包挂耳咖啡售价约为拿铁的三分之一。此外,挂耳咖啡作为即冲即饮的产品,对口味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这背后是瑞幸的供应链趋向成熟。
今年7月6日,瑞幸咖啡烘焙(屏南)基地奠基仪式在福建屏南举行。据了解,该基地是瑞幸和亚洲最大的现磨咖啡生豆供应商三井物产、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咖啡烘焙厂之一台湾源友合资共建。据公开资料称,该基地预计投产后年产能将达3万吨熟咖啡豆,年产值15亿元。
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钱治亚也曾对媒体表示:“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我们的单杯成本是在13块钱,当然这13块钱不是第一天就这么多,随着我们规模的扩大、供应链和模式的成熟,单杯成本目前是13块钱。我们目前的定价是多少?是定在24块钱。”
不过,尽管瑞幸在成本控制上更加得心应手,但与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相比,瑞幸挂耳咖啡在价格上并无绝对优势,市场上可替代品较多,以捷荣同类产品相比,瑞幸价格是其两倍左右。
与国内其他咖啡品牌相比,瑞幸通过门店迅速扩张、明星营销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知名度,在终端售卖上占得先机。因此, 瑞幸在新品类上的试水也不足为奇。
从财报来看,第三季度,瑞幸新增门店717家,总门店数达3680家,新增用户790万,更重要的是,瑞幸在门店层面(不计入营销费用)上首次实现盈利,整体亏损也逐渐得到控制。目前覆盖的主要人群仍为白领,挂耳咖啡作为这类人群的刚需,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基于其携带方便、即冲即饮的特质,也许能切入家庭、旅行等消费场景。
瑞幸CFO兼首席战略官Reinout Schakel曾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到今年年底,瑞幸的咖啡和其他产品所占的营收比例将会趋近于五五开”。从目前瑞幸逐步细分品类,扩充产品线,组成“咖啡+茶饮+周边+茶饮”业务格局来看,瑞幸正一步步走向这个目标。
图片来自 瑞幸官方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