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TMT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奥运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场赛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会。” ——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奥运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场赛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会。”

——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

距离迈入2020东京奥运年,已经到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本周,国内有三家互联网巨头公司(阿里巴巴、网易及腾讯),分别召开发布会,公布了自家企业针对东京奥运会的营销计划。

抛开阿里联手天猫仍以购物为主打策略外,网易和腾讯两家媒体属性较强的企业,均拿出了一份考虑十分周全的计划。这其中除去利用冠军资源做的金牌营销,和结合奥运历史推出的下沉节目外,在社交、资讯、视频、音乐、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出击,也成为了这两家巨头共同采取的营销方式之一。

这样举全平台之力打造现象级奥运营销的计划,用一句话形容很贴切——“All in 奥运”。

1

All in 的不仅是巨头

还有你我

奥运会有多大的商业价值,想必已经不用再多说了。每四年一个节点,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运动员竞技水平在提高、办赛的规模和质量在提高。同时,赛事的营销宣传方式、直播技术手段也在进行日新月异的改变。

从几十年前守在电视机前通过CCTV5收看直播比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利用QQ虚拟传递火炬、通过手机看运动员自拍直播...... 奥运营销带给大众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把这场盛会的主角从赛事、运动员,扩大到了每一个关注赛事的人身上。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哪里能吸引到用户,哪里就有红利。而在网易及腾讯的奥运战略计划中,为大众提供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内容,则占据了整体营销内容的一大半。

据腾讯体育内容部总监吕莳介绍,2020东京奥运,他们计划通过小程序传播“加油!中国——线上火炬传递”活动,并以此来吸引年轻、娱乐群体的互动,提升全民参与度。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同时利用明星/二次元角色/运动员带流量,依靠腾讯的资讯、社交、短视频产品生态矩阵助力,号召全民接力应援,为中国加油。

而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黎则在发布会上介绍网易奥运营销内容时表示,在AI智能互动方面,他们计划将目前全球都爆火的二次元偶像“Kizuna绊爱”、或是网易自家的虚拟偶像“曲师师”,以3D的形象加入到奥运视频节目中,在增加趣味感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曲师师的AI特性,打造一个24小时AI直播聊天室,让观众在观看奥运比赛视频时,有一位AI偶像能一直相伴身边。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整合多方面优势资源,使用户在各个爱好方向、各种场景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阵地,从而帮助客户释放平台营销资源矩阵的潜能。

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这是他们奥运营销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以他们敢于“All in”。而对于用户来说,接受这些活动、并“All in”其中,或许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结果。

2

奥运营销

创造无数品牌机遇

1984年之前,奥运会一直是个亏本买卖。金融人士彼得·尤伯罗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将赛事转播权出售出去后,奥运会才开始扭亏为盈,逐渐盈利。

而截至今年7月,即将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已经签下63家赞助商,累计赞助金额超过31亿美金。

当然,大多数对于奥运营销青睐的企业或公司,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奥运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今年东京奥运会的15家金牌赞助商,尽管都是日本本土企业,但在全球也久负盛名。如今牵手奥运,品牌影响力一定会进一步扩大。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对于体量没那么庞大,但也想从奥运分一杯羹的企业或品牌来说。不能携手官方,通过赞助和合作的方式来加入奥运营销,也不失为一条绝佳的路径。

网易奥运营销计划中就提到,除了网易全平台“All in”,他们还会联手30多家媒体一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量群体及媒体服务,这里的奥运营销价值或许不比奥运会上小。

“All in 奥运”——互联网巨头的狂欢,千万品牌的机遇

另一方面,许多中国企业或品牌也选择通过赞助中国奥运代表队,或单独的运动员,来达成营销效果。而这种方式往往还会出现一些效果拔群的案例, 关键就在创意。

2012年伦敦奥运会,阿迪达斯曾斥资1亿美元成为该届赛事最大的赞助商之一,而他的老对手耐克则只是赞助了美国、巴西以及中国男篮、女篮、田径等代表队。但最终由于耐克赞助队伍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品牌也获得了不小的曝光。后来在一次网络调查中,认为耐克是伦敦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的人居然比认为阿迪是官方赞助商的人多出了13%。2018年世界杯华帝的“退款营销”也产生了类似的效应。

总的来说,奥运会其实是给各种类型的品牌都提供了一个营销自我的机会,但关键在于,谁能做得更出彩。

3

东京奥运

营销能怎么玩?

本届东京奥运会,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或许是北京奥运会之后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一届奥运会了。

第一

举办地东京和国内仅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在观赛直播体验上优于此前两届奥运会。同步的赛事直播更能吸引观众的收看和讨论。另一方面,我们与东京的距离也不是特别远,奥运期间的东京自由行势必是一块营销重地。

第二

本届奥运会有一大看点是“中日对战”,随着近些年日乒不断涌现出实力强劲的新生力量,中日乒乓之间的摩擦正在不断升级,东京奥运会是国乒所向披靡还是东道主超常发挥,届时一定十分值得关注。

第三

从里约奥运会的东京8分钟安倍晋三以“马力欧”的装扮现身也可以看出,二次元文化是这届奥运会最大的亮点之一。目前国内大多年轻群体对二次元都持积极态度,营销二次元或许就能抓住年轻群体的心。

第四

就像里约奥运会傅园慧走红一样,本届东京奥运会,势必会有许多年轻的运动员脱颖而出,挖掘运动员身上的亮点,并使之成为奥运期间的“爆款”,也是奥运营销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

四年一度,全球瞩目。正是因为奥运品牌的优质IP力量,才吸引到如此多的品牌愿意参与其中,全力“All in”,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体育赛事对于商业的巨大影响。事实上,进入2020年之后,除了东京奥运会,2020杭州亚运会、2021足球世俱杯、2022北京冬奥会、2022卡塔尔世界杯以及其他各类单项世界级赛事都将接踵而至,体育营销即将进入爆发期,无论是巨头平台还是企业、品牌,机遇正奔涌而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