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超前点播、全集泄露,各种舆论沸腾下,《庆余年》也要收官了。
但哪怕是负面评论很多,它依然要偷笑。
毕竟,超级点播也好,全机泄露也罢,都是《庆余年》可以预见的为“破圈”而付出的代价。
破圈、破圈,还是破圈,《庆余年》的各种争议,归结到底,就是“破圈”二字。
近日,改编自知名网络作家“猫腻”的同名小说、孙皓执导的网络剧《庆余年》热播,再次引发了业界对网络影视剧创作的关注。
尤其是在过往网文IP改编影视剧被太多粗制滥造的作品降低了大众期待值、市场对网文IP价值评估也被拉低的情况下,该剧不错的开局表现一方面推动了男频类网文IP“破圈”。
从男频破圈
由腾讯影业、新丽电视、阅文影业等联合打造的网剧《庆余年》,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锤炼的故事。该剧于2019年11月26日在腾讯视频、爱奇艺首播。
其上映以来,争议不断。
一方面,在登陆国内视频网站后极短时间内,便拿下全网播放量第一的宝座。
另一方面,腾讯也在借助《庆余年》挑战受众的接受底线。
12月11日,《庆余年》终于迎来更新,但这一次更新较以往有所不同,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特别面向已购买VIP会员的用户推出了额外支付3元/集或50元始终提前多看6集的付费方式,实现超前点播。
夏天大热的古装剧《陈情令》也曾推出大结局超前点播,彼时便引来反对声一片,如今《庆余年》热度刚起,姿势从来,被不少网友吐槽为吃相难看和变相圈钱。
而同时,在超前点播的争议不断爆发的过程中,过去轻易不触碰国产剧的盗版,也开始蠢蠢欲动。
截止21日,热播剧《庆余年》将迎来第一季尾声,目前视频网站VIP可付费观看33集。
但近日《庆余年》46集全集突然在网络上被泄露,并且有人晒出了相关的截图。
腾讯方面表示:我们于2019年12月9日发现互联网上有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通过互联网非法销售、传播电视剧《庆余年》(第一季)盗版内容,大肆实施侵权盗版。权利人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已在立案侦查中。我们的法务维权团队也同时展开维权措施,并追究其侵权行为,同时保留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往衍生破圈
早前,曾有观点表示,超前点播也是视频网站为了避免盗版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付费率先将正版内容公开给观众。
结果,现在的事实是,实在太火爆了,导致盗版团队不再顾忌“不破国内”的潜规则。
但就其全部,其实,更重大的意义还是在破圈之上。
《中国文化报》曾在19日的《<庆余年>“破圈”,网文IP开发“破局”》一文中,引用书乐的言论:
制作方希望推出一部面向全年龄段用户的作品,从而改变以往男频网文大IP‘破圈’不易的局面。
在《庆余年》网剧制作的同时,同名游戏产品的开发也在同步进行。
IP开发的‘组合拳’可以说配合得很紧密。这背后也体现了国内网文平台在IP开发方面的日益成熟——从最初单纯的IP授权,发展为“授权+联合投资/制作+自制”,逐渐加强版权销售、联合投资和自主研发“三驾马车”之间的联动,既提高了平台在内容生产上的话语权和对IP的掌控力,也通过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逐渐整合,进一步释放网文IP改编运营及制作能力。
付费上破圈
但在此之前,针对超前点映,书乐亦曾对其他媒体提到了另一层面的“破圈”。
即不仅仅是从网文破圈到影视,从男频破圈到更多,也不仅仅是从影视进一步破圈到游戏或其他,超前点播也是一种破圈。
多次付费主要基于用户自身的选择,大多数用户本身未必需要这种超前效果,这是极少数人的需求,也是极少数人才需要的特权。
VIP层面的进一步差异化,本身是一种试错,但之前的类似尝试说明其不但有市场,也并不影响大多数用户的利益。原有进度条不变,只是“包厢还可以有所区别”而已,但总归不是“竞价排名”的拍卖。
《庆余年》带来的多重破圈,恰恰说明了优质IP运营得当,确实可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