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证券

活于生态

【缘木求鱼】 “老裕泰”与其说是一个喝茶解渴的地方,倒不如说是一个信息、情感交流平台更合适,跟目前流行的各种群差不多。

活于生态

【缘木求鱼】

“老裕泰”与其说是一个喝茶解渴的地方,倒不如说是一个信息、情感交流平台更合适,跟目前流行的各种群差不多。

木木

老北京城里,肯定是有茶馆的。虽然茶馆的总数量有多少、分布有何特点、经营状态如何之类的具体问题,不做认真的研究,实在不好回答,但从老舍先生写的话剧《茶馆》管窥,起码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老北京”的日常生活中,茶馆实在是一个寻常所在,一度也很繁荣过。

这个寻常的“老裕泰”,之所以能一开就“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除了王掌柜经营有方外,跟“地点也好”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决定绝大多数传统(“线下”)商业机构生存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即使是网络格外发达的今天,只要涉及“线下”商业点的选址问题,还是会让投资人“挠心挠肺”。

所谓“地点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流量大,借用今天的“时髦用语”——茶馆比较容易“获客”。

以今天的眼光看,“老裕泰”与其说是一个喝茶解渴的地方,倒不如说是一个信息、情感交流平台更合适,跟目前流行的各种群差不多。一群相互之间或熟悉、或半生不熟、或根本不认识的“组员”,在“群主”王掌柜的“组织”、“引领”下,发生或密切、或疏松的交流、联系,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进而形成一种“生态”。王掌柜依托这个“群”而生存、而存在,这个“群”也依托王掌柜的“平台”,而生存、而存在。

“老裕泰”能开六十多年,显然还有时代因素,支撑其生存的“基本盘”需要它的存在,也有能力——时间、金钱、情感等的付出能力——支撑其存在。随着时代变迁,“基本盘”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发生了变化,哪怕王掌柜花费移山填海的心力,不停地“改良”,也无法阻挡这个“平台”的终极落寞。大时代对“基本盘”的决定性影响,最终决定了这个“平台”的命运。

决定“老裕泰”命运的,当然还有一些很具体、很琐碎、也很“要命”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时代的裹胁,比如经营成本问题。客人多多、“老裕泰”生意兴隆的时候,秦二爷也惦记着涨房租,甚至还扬言“早晚把房子收回去”,然后去开“顶大顶大的工厂”,幸亏最后没成真。如果秦二爷的执行力足够强悍,如果当时的地价和房价也能一个劲儿地往上涨不停,王掌柜以“大子儿”计价的茶水,别管一天能卖出去多少碗,也撑不住“老裕泰”的房梁。

“老裕泰”活着,活于生态;也唯有生态,才是一个买卖生存下去的根本的支撑力。

现在的北京城里,好像没什么茶馆了,这也不奇怪。“四九城”的地界儿里,不是“CBD”,就是各类的“中心”,地价、房价都“硬邦邦”得很,茶水哪怕都卖上“明前龙井”的价(都卖这价,估计喝得起的也不多),也很难顶得住;即使比茶水显得“高大上”一些的咖啡水呢,硬撑也得努着劲儿。除了房价这个底层因素让茶馆儿、咖啡馆儿无法承受其重之外,没有大量支付能力足够强的熟客的稳定支持,也是其活不下去的原因,既做不成便捷的交流平台,也形不成各有所需、各取所需的稳定生态,生存当然就很困难。

当然,国内也有茶馆儿兴旺的城市,之所以能兴旺得起来,一定是有最底层的支撑,即经营者有正常经营的基础,消费者也有借助这个生态平台交流、撷取的需要和习惯。在缺乏这种底层支撑的城市开茶馆儿,这种“小本儿买卖”,很难担当得起平台建设、生态培养的硬任务。

茶馆儿如此,咖啡馆儿也差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的生存会更难。毕竟,这种“刷锅水”味道的饮品,对很多中国人而言,习惯起来有难度;非要顶风而上不可,要保证经营的可持续性,恐怕还是要选个好的“落脚点”,顺势建设自己的平台和生态。这是硬任务,需要长时间下功夫,想走捷径,恐怕不现实。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