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证券

金融女性力量|爱“冲浪”、爱分享,这位百亿私募女性CEO打破你的所有设想和标签

星石投资CEO 杨玲   爱读书、更爱写作与交流,既谨慎又乐于尝新……如果说之前对金融行业的女性高管有过构想,那么与杨玲交流下来就会明白:预想与标签就是用来打破的。

金融女性力量|爱“冲浪”、爱分享,这位百亿私募女性CEO打破你的所有设想和标签

星石投资 CEO

杨玲

 

爱读书、更爱写作与交流,既谨慎又乐于尝新……如果说之前对金融行业的女性高管有过构想,那么与杨玲交流下来就会明白:预想与标签就是用来打破的。

“如果不是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我可能会去大学里做老师,或者从事写作,因为我喜欢思考,也喜欢与别人沟通、交流。”杨玲如是说。

01

读书转发博,从自我修炼到出击“碰撞”

时间如果倒退回20岁,那时的杨玲大约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会更多地通过交流和思维碰撞来自我充电,并且认为这是更好的方式。

早些时候她更爱阅读,各种主题、不同领域,书中完整的框架和极强的逻辑性也帮助她迅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图谱。在她看来,想要了解不熟悉的领域,读书助益良多。

渐渐地,杨玲的想法改变了:互联网、新媒体在不断发展,信息爆炸时代,世界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书籍出版的速度。于是,她也在第一时间转换策略,更多地通过微博分享,她不时发布长文章,有对市场的观察,也有对宏观数据、央行新举措的解读。有些时候,她也会尝试直播、B站。

杨玲越来越觉得,通过互联网分享是完善自身逻辑框架的最好方式,一来能够与更多优秀的人沟通,而且“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别人才会愿意与你分享,更重要的是分享过程中的碰撞,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交流乃至辩论,原先的零散信息会随着彼此碰撞变得越来越完整和清晰,甚至激发出新的灵感、火花。这种分享和碰撞也是我这十年来自我成长的最重要的方式。”

02

为了儿子,她研究了所有教育理念

私募业界的杨玲是沉稳干练的女强人,生活中的杨玲则是温柔细致的母亲,工作之外,她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伴儿子。“我的儿子是个很有趣的孩子,陪着他也总能让我感受到很多乐趣。”说到儿子,杨玲的语气中满是兴奋和幸福。

金融女性力量|爱“冲浪”、爱分享,这位百亿私募女性CEO打破你的所有设想和标签

孩子面对新事物时如同白板,总是带着好奇与期待去努力认知。每当此时,杨玲会主动参与到儿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之中,适时点拨。对她而言,辅导儿子功课、教育儿子如何看待问题的过程,自己同样乐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陪伴、辅导儿子之前,杨玲也做了充足的功课。因为工作,她陪伴儿子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她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儿子最适合他的陪伴。为此,从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再到个性化教育……她在空闲时研究了中外所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然后根据儿子的个性,“定制”了一套方案。“我不可能时时刻刻陪着他、教育他,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他的个性找到有效陪伴的方式,这样在陪伴他的时候对他的性格塑造、增进母子互动真正有所帮助。”

03

做完“悲观预期”,毅然投身私募

为了更有效地陪伴儿子,就先把所有的教育方法研究透彻;类似地,在工作上、尤其是面临重大节点的时候,杨玲习惯先把可能面对的一切情况研究透彻、想清楚。

杨玲于2007年参与创建星石投资,是最早转投私募的公募人之一。“公奔私”、创业、女性……叠加在一起,不必多问也可以想象到她当时面对的压力。

在做出决定之前,杨玲就想到了会面临的压力,更想清楚了可能面对的不同结果,做私募可能成功,也有可能相反。若果真发生最坏的情况,对她而言也只是“私募事业的最坏结果”:自己可以选择另一条路,重新开始,也可以先退一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儿子身上,刚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工作繁忙带来的遗憾,过几年再找一份工作。而这个结果是她可以承受的。

做好了悲观预期,杨玲不再犹豫,立刻转向了私募。当然,事实是一切朝着乐观预期发展:2008年星石投资完美躲过了大熊市,在市场普遍大跌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从此一举成名,加上当时市场上私募少、需求大,公司乃至整个私募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实际情况远远没有当初预想的那么糟糕,这就让我觉得很幸运,也更有决心和动力坚持下去。所以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先考虑最坏的结果。”杨玲调侃道。

确切地说,所谓“悲观”更应称之为“谨慎”。无论是之前在公募行业还是后来在星石投资,“谨慎”贯穿了杨玲工作过程的始终,例如2008年后很多人来找她谈业务扩展,但她并没有立刻趁势涉足新的领域,因为她认为,私募是强竞争性行业,同一个团队很难在不同领域都做到极致出色,所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做好更为关键。

04

理性、感性、个性?试错放在拼搏前

在多数人的固有观念里,投资不适合女性,男性在投资圈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像杨玲这样的女性无疑打破了这一“信条”:在私募、投资领域,男女其实没有差异。

金融女性力量|爱“冲浪”、爱分享,这位百亿私募女性CEO打破你的所有设想和标签

当然不可否认,在私募领域,女性想要获得尊重与认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大众一听到或看到女性,很容易给她们贴上“温柔”“柔弱”一类的标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女性自身的特点,感性。

私募业十多年的经历让杨玲对“投资”感受颇深,她认为《对冲基金风云录》中的描述是比较准确的:对冲基金行业的人是一群刺猬,锐利且直接。而“刺猬”“锐利”并非大众对女性的常规印象,也确实与相当一部分女性的性格相悖。“投资要看得准,这就需要理智、前瞻性、能客观评估风险。”杨玲说道:“感性则意味着情绪化,有时极度厌恶风险、有时又过于乐观,这些都不利于做出客观的决策。”

换言之,投资需要冷静、客观、理性与谨慎,无论男女都如此,女性想要在行业里赢得认可,就要在工作中努力克服情绪化,而事实也证明,女性并非不能做到理性与客观。

不过,在如今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杨玲并不鼓励女性一味去“战胜感性”。不同的人、各异的性情特质,自有适合其个性、能促进她发挥所长的行业。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行业里,遇到难题时才有更强的毅力去克服,突破瓶颈后也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继而鼓足勇气不断向前。

说来简单,但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妨多尝试一些方向,”杨玲建议:“人不一定完全清楚自己的特质、潜力,所以可以多尝试几种选择,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找准方向后更好地前进,也就是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不仅是女性,这对男性也同样适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