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农商行共有4家,北京农商银行位列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
目前,仅有北京农商银行披露了2023年度半年报。
截至6月末,北京农商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总额12043.49亿元,较年初增加848.91亿元,增长7.58%。
尽管北京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实现增长,但其营收增长呈现疲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8.37亿元,同比减少4.51%;实现净利润40.62亿元,同比增长1.1%;利息净收入56.03亿元,上年同期为61.42亿元,同比下滑8.78%。
不过,资产质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北京农商行不良率延续了持续压降的趋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其中,不良贷款率0.92%,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
由于北京农商行上半年贷款损失准备增长至138.77亿元,带动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3.52个百分点至307.45%;贷款拨备率为2.83%,较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有所衰减。
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但较年初数值均有所下降。其中,资本充足率14.07%,较年初下降1.6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1.53%,较年初下降1.4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53%,较年初下降1.41个百分点。
一直在准备的路上
据了解,北京农商行是目前唯一一家资产规模破万亿,但仍未成功上市的农商行。十多年来,北京农商行一直在为上市做准备。
2011年12月,北京农商行提出了成立IPO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随后,其董事长乔瑞在该行2012年改革发展研讨会上表示,2012年是全面研究推进上市工作的起步之年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尽快上市。但由于股东变更和IPO审批放缓等原因,最后“无疾而终”。
2018年9月,北京农商行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接受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工作,上市进程向前迈进重要一步。
2019年再次提出要稳步推进IPO,严格按照上市标准,全面完成股权确权、资产确权、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等IPO主体工作。
在2020年度、2021年度的股东大会上,北京农商银行连续两次审议通过了《关于延长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相关事宜的议案》。
尽管十年来该行一直在谋求上市,且反复提及IPO推进,但直到现在仍在IPO辅导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农商行的管理层不久前发生变动,迎来新任行长。
2022年10月,北京农商行原行长付东升接任退休原董事长,成为该行新一任新董事长,行长一职出现空缺。今年2月,该行监事长、党委副书记白晓东被内部选拔为新行长。7月17日,北京银保监局核准韩继炀北京农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
紧接着,7月19日,白晓东的任职资格获批,担任北京农商行行长,以及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付东升则担任董事长。
白晓东和付东升都是北京农商行的“老人”,付东升2006年起就担任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白晓东自2009年9月起陆续任北京农商行副行长、监事长。
目前,北京农商银行面临盈利增长承压、竞争压力较大、冲击IPO的重任等问题,白晓东和一众高管将如何带领北京农商银行走出低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