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发布有关债券停牌的公告,称其发行的规模10亿元的私募债“17华汽05”未能按期兑付,构成实质性违约。资料显示,“17华汽05”发行于2017年10月,当前余额10亿元,票息5.3%,期限为3年,2020年10月23日到期兑付。
对此,华晨汽车表示,公司仍然在努力筹集资金,与投资者协商解决。但是公司目前流动性紧张,资金面临较大困难,能否及时筹集到足额资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虽然这是华晨汽车首次在公开债券市场出现违约,但华晨集团在此前也曾出现过银行贷款、信托以及保险资金债权违约的情况,也曾因资金问题向旗下宝马集团售出25%的股权。
资金困境早有端倪
据华晨集团官网显示,华晨集团隶属于辽宁省国资委重点国有企业,总部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国营东北公路总局汽车修造厂。
1992年,作为第一只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华晨集团备受美国资本市场追捧,IPO价格6美元,发行500万股,开盘34分钟后即有87万股股票以每股20美元成交。而在2002年5月之后,华晨汽车业绩下滑,连年亏损,最终在2007年宣布退市。2020年,债务集中与新冠疫情相撞,为华晨集团刮来一场强劲风暴。
据东方金诚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华晨集团负债总额(含华晨宝马)为1226.75亿元;其中,有息债务总额为677.44亿元,短期有息债务为483.96亿元,占比达71.44%。从期限结构看,截至2020年4月-12月末,华晨集团有息债务规模为432.67亿元,占全部有息债务的63.87%。
资本市场向来消息灵通。今年7月开始,华晨集团已陷入债务风波。8月,华晨集团旗下的多支债券发生暴跌。其中18华汽01债更是连跌三天,从85元直接跌到55.8元,跌幅高达34.35%。
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华晨集团的信用评级被连降多级,东方金诚和大公国际先后将华晨集团及多只债券列入评级观察名单,后又两度调低其信用评级,从AAA级一路降至A+和BBB。目前华晨集团在市场上还有存续债券13支,总金额约162亿元。
此外,据企查查风险提示,华晨集团在今年已有18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总额达5亿以上。
靠宝马撑起的利润
据华晨集团公开资料显示,其旗下共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中国”)、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华控股”)、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杯汽车”)及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晨动力”)。
在这四家公司中,金杯汽车主营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申华控股主要系向华晨采购整车并向二、三级经销商开展整车经销业务;而华晨中国的主要业务则为制造及销售轻型客车、零部件及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从业务体系上,华晨中国承载着华晨集团旗下五大品牌:中华、金杯、华颂、雷诺以及华晨宝马的整车生产、研发等业务。其中,华晨宝马品牌主要来自于华晨中国与宝马(荷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由华晨中国持股50%,而华晨宝马的业绩也在华晨集团的财务数据中扮演了“顶梁柱”的角色。
根据华晨中国2019年业绩报告,其当年总利润实现67.62亿元,而华晨宝马在2019年的净利润和销量分别为76.26亿元和54.59万辆。这意味着除去宝马的其它业务在当年的净利润亏损足有10亿以上。2020年上半年,不计华晨宝马在内的华晨中国业务亏损高达3.38亿元,而正是由于华晨宝马贡献的高达43.83亿元的净利润,才使得集团整体扭亏为盈。
支撑集团业绩的同时,宝马也并非没有动作。自国家对于汽车合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宽以来,宝马早在2018年就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比从50%提升至75%,成为了我国第一家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国外汽车品牌。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华晨汽车违约属于典型的一类国企违约事件,剥离华晨宝马后,公司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弱且资产质量较差,政府放弃了救援,最后资金链断裂导致违约。其预计华晨汽车违约之后,可能与债权人协商展期,也可能面临重整。
(END)
撰文✎刘向南
编辑✎刘致文
文章部分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