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国再保总裁庄乾志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并接受了媒体专访。
“再保险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先开放的金融领域,在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再保险具有国际化的天然属性,通过经营国际分保,使得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散和转移。”庄乾志表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保险再保险业要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对标国际规则,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国再保总裁 庄乾志 中国再保供图
再保险在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
2001年是中国金融对外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加入WTO后金融领域首先实现开放的便是再保险市场。“从2002年至2005年底,我国逐步取消了再保险和再保险经纪业务跨境交易限制,允许国外再保险人在国内设立机构开展经营活动;再保险法定分保比例逐年降低,2006年彻底取消法定分保,全面实现商业化分保。”庄乾志表示,再保险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先开放的金融领域,在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
再保险具有国际化的天然属性,通过经营国际分保,使得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散和转移。目前,中国再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双向开放新格局。一方面,中国再保险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球主要再保险公司均已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有力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再保险企业加速“走出去”进程,作为再保险国家队的中国再保稳健推进全球网络布局,国际化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国际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庄乾志也看到了差距。其表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发达再保险市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参与度和影响力有限,中资再保险机构“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再保险公司分保费收入约25000亿元,中国境内再保险公司分保费收入约2250亿元,占比约9%,相比我国保险市场占全球10.3%的份额,仍低1.3个百分点;百慕大、美国等发达再保险市场规模占比超过20%。聚焦到国内,我国再保险企业的业务来源以国内市场为主,从境外分入业务很少,2022从境外分入的保费规模约283亿元,仅占境内再保险公司总分入保费的12%;同年分出至境外的保费规模约1120亿元,是分入保费的4倍。
再保险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中资再保险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中国再保于2011年正式加入劳合社,2018年全资收购英国百年老店桥社保险集团,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大再保险集团,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在伦敦、香港、新加坡、悉尼、百慕大等国际金融中心都有中国再保的经营机构,业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伙伴超过1000余家。
此外,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主席单位,中国再保在北京、新加坡、英国三地牵头组建“一带一路”保险再保险行业平台,搭建起遍及136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合作“朋友圈”,依托全球化互联互通服务体系,近三年累计为上千个中国企业的境外项目提供综合风险保障6200亿元。
庄乾志表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保险再保险业要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对标国际规则,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其认为,再保险作为最早开放的金融行业,在全球化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一步应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深化再保险国际沟通交流。再保险要助推直保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散经济运行与社会治理风险,通过国际分保扩大保险功能作用发挥,通过更高层次的风险分散、承保能力提升和全球资源整合等方式,增强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
其次,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强化风险管理顶层机制设计,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
第三,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和灾害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要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灾害风险应对稳健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