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身边有好几位上了年纪的亲朋,不约而同地转发起一些莫名其妙的商城“盛大起航”、“强势暴击”的链接,虽名字不一,但都是主打所谓未来电商、社交电商概念,点开寥寥可数的页面,大多都是些可以归类为“三无”的微商产品,但敢与知名电商比价。要驳斥与打假,还是要先捏着鼻子观察与了解,耐心听完了“创始人”的数节课,很遗憾,还不如机场书店循环播放的成功学最初带来的震撼。
以自称外部名头响的投资已经拿到了B+轮的某商城为例,创始人发布会一张嘴,草台班子江湖卖艺般的杂耍感扑面而来。出身贫寒,高考落榜,一定要在年底开宝马回村,打脸当初看不起他的乡邻;个人奋斗要往马云等知名电商传奇靠,谁怀疑他就如同当初怀疑马云;要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可能都知道A股混上市不易),要烧钱,至年前要烧6.8亿,有零有整,煞有介事;高管团队财富自由,不为挣钱为情怀,要带“兄弟姐妹”、“家人”们做善事。多加几个群,会发现这几点已成创始人发言“标准”流程。
不过戳穿其牛皮也不难,致命点在于新会员并不能选择在这些三无商城上直接购物,而是得先从老会员处获得邀请码,注册新会员,才能开始购物。设立邀请码,很显然不是为了限制注册会员的人数,而是为了方便统计上家拉了多少“人头”。会员的资质审核只有一点:299元、399元不等,购买指定商品。每推广1名新店主入驻,即可获得现金奖励100元,一旦超过20人,黄金晋升为铂金后,每推荐一人再翻倍。一层一层下线累积起来超一定规模,铂金升钻石,号称可以参与商城的业绩分红,做永久分红的股东。嫌这些流程慢,也可以直接花数万元一步到位当钻石店主。但是,这种交纳一定额度的入会费或者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获得发展下线资格,计酬方式按下线以及下线的下线发展数量进行提成,传销、“拉人头”模式可谓再明显不过,难道都在装睡?
迷惑之处还是在于所谓社交电商的鼓吹,有了社交分享后,除了会员费提成,别人买任何东西另外还可以拿6%左右的佣金,号称周边发展20名亲朋,每天买生活日用品,就可以小富。这就很fashion?这就与传销不一样了?显然自欺欺人,正常人哪里下得了手买价格这么离谱的三无日用品?到最后收益还是来自于拉人头开店。因而不少店主表示,从自己加入该商城以来,拼了命折腾,收益也就在几百元到千元不等,“月入10万”听听而已,也就最上面几个人喊得起劲。同时,该链接上线不到十天,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就因涉嫌违规分销而被腾讯进行封号处理。联系今年3月份,“花生日记”因涉及传销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改正,并被处以7456万元这一目前中国社交电商领域最大的一笔罚款。这几个同样鼓吹社交电商,实质上疑似“拉人头”的传销商被处罚也会指日可待。其实,与其信誓旦旦自己不是传销,不如直接取消那个299、399到数万元的入会门槛,有本事直接商城开售有竞争力的产品拿佣金,自然会有人帮你口碑分享。与这一模式相近的“值得买”已经在创业板上市。
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销实质的微商套路,在较低的知识层级与商业素养缺乏的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中,有炽热之势。对于掌握家庭财务大权的部分女性来说,399元不算大钱,万一呢?而对于一些学历不高、沉浸于俗事纷扰的小微企业主来说,财经新闻一知半解,日常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快手、抖音短视频,但阶层逆袭一直同样是心底的呼喊。这一时不我待的逼迫感,催促着这些群体踉踉跄跄纵身商海。层层套路下遴选出来的客群,认知水平与消费习惯可想而知。言必称“家人”,自己人坑自己人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感恩、格局、爱心、大善,这些字眼在他们嘴里出现的频率越高,也就让外界觉得越可笑可叹。
(作者系上海高校教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