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不要再被这些新冠谣言“带节奏”

流言1 新冠病毒会在咽喉滞留4天,喝盐水、温水或醋可以消灭病毒? 真相: 新冠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侵害部位是肺部。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表明,病毒会在咽喉部位停留4日才进入肺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

流言1

新冠病毒会在咽喉滞留4天,喝盐水、温水或醋可以消灭病毒?

不要再被这些新冠谣言“带节奏”

真相:

新冠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侵害部位是肺部。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表明,病毒会在咽喉部位停留4日才进入肺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喉咙疼痛”未必是感染新冠病毒特有症状。而且,盐水、醋和清水对病毒本身并没有杀灭作用。目前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方式只有医用75%酒精、紫外线以及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均属体外消毒用品,其消毒机制与体内消毒并不相同。

流言2

新冠病毒可通过蚊子传播?

真相:

随着气温回暖,有人担心蚊子会不会成为传播新冠病毒的新隐患?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晓光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陈晓光表示,病毒对宿主特异性的要求很高。目前,通过蚊媒传播的病毒包括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但没有证据表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蚊子,并通过蚊子传播。即使可通过蚊子传播的病毒,也不是所有种类的蚊子都能传播,比如登革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而库蚊却不会传播登革热。

流言3

多晒太阳能杀死新冠病毒?

不要再被这些新冠谣言“带节奏”

真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马科表示,有紫外线灯时,在无人房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可起到消毒效果,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也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太阳的照射温度既不能达到56℃,日照紫外线的强度也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晒太阳就能杀死新冠病毒”说法并不靠谱。

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医生杨蕾蕾提示,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之一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特别容易造成眼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人们即便不直视紫外线灯源,在开着紫外线灯的房间待久了,同样有可能“中招”。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时,人应当离开现场,使用结束后,先通风一段时间,再进入房间。

流言4

新冠病毒检测有了家庭版自测试剂盒,可在家中自行使用?

真相:

前不久,一款号称在家就能自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检验试剂盒在微信朋友圈中露面。卖家宣称,在家指尖采血后,只需要15分钟,就能检测出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肉眼即可判断。

对此,北京市药监局提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暂未有家用版,不要轻信“微商”的虚假宣传。虽然新冠病毒目前还不能实现自测,但相关研发正在进行。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11个,都不能家用自测,均需要具备PCR实验室及专用设备的医疗机构才能完成检测。

流言5

清蒸、水煮、75%酒精、紫外线、微波炉加热等方式均可以消毒口罩?

真相:

口罩的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它非常细,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度时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使防护效果降低。水的进入也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血液、唾液等很难渗入。因此,表面涂抹酒精难以起到消毒作用。同时,酒精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过滤性能大幅下降。微波炉加热也会破坏口罩内部结构,同时,如果将微波炉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将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流言6

红外线测温仪对身体有害?

真相:

火车站、高速路口、超市……由于防疫需要,在很多公共场所,红外测温仪都成了标配。于是,如红外线测温仪频繁照射眼睛会伤害视网膜引起眼病等谣言也随之而来。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时,检测器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以温度为单位来显示,所以红外线测温仪并不是对人体发射红外线,而是接收我们身体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都是没有伤害的。

流言7

新冠病毒会在天气转暖后自行消退?

真相:

这种说法不对。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发文指出,从迄今得到的证据来看,新冠病毒可以在所有地区(包括气候炎热潮湿地区)传播。避免染上病毒的最好方式就是勤洗手,这样可以除去手上可能携带的病毒,可以避免因手碰触眼睛、嘴和鼻子可能发生的感染。

来源:网信双桥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