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网络上火热的个人护理产品测评别全信!

产品纷繁多样 如今连各种评测也是层出不穷 甚至不少检测结果完全 颠覆消费者的基本认知

产品纷繁多样

如今连各种评测也是层出不穷

甚至不少检测结果完全

颠覆消费者的基本认知

这些“惊人”的检测真的可信吗?

网络上火热的个人护理产品测评别全信!

▲网络上一些测评图。图文无关

科学规范的检测才有公信力

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不少护理产品的测评结果,其中有些是请消费者试用后测评,并且录制了整个测评过程,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殊不知,产品检测应是科学严谨的实验,国家有严格的测评规范标准,检测员也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评。把看似简单、实际不科学的测评结果作为产品选择依据是不负责任的。

记者询问了日化企业临床检测部门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检测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该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检测要求的条件比较多,基本的原则是要保证足够的样本和初始条件的一致,才能保证科学性和可比性。比如,仅对参加测试人员的基本要求就要达到:

1.有效志愿者人数24-30人,年龄在18-65岁之间;

2.志愿者前臂测试区域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仪的基础值在15-45之间;

3.受试部位测试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1-3小时不能接触水;

4.产品涂抹一侧前臂并与另一侧形成对比;

5.将定量的测定样品,用乳胶指套均匀、单次涂布于试验区内。另外,对于测试环境、设备等条件还有很多严格的要求来保证在相同起跑线上作比较。而且这些要求不是企业自己定的,而是国家测试标准规定的。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起的评测机构——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SICQ)常务副院长杨庆星表示,为了保证权威性和公正性,单项测评耗费资金往往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除了资金之外,技术储备、数据分析等,同样也是开展测评的门槛。

国家标准是评价的硬核依据

举几个消费者常在产品评测中看到的指标:

计量指标

为了比较出产品的优劣

不少检测都采用非常接地气

的计量方式来表述

但是这些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计量指标根本无法准确计量,更不可能用来评价产品的功能。只有国家标准才是衡量产品的标准。

比如大家熟知的一句话:

“一样东西如果可以吃涂抹起来就更安全”

实际上呢?涂抹类和口服类的产品,安全标准完全不同,即便能吃,外用涂抹也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产品的安全性能评估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举一个十分浅显的例子

网络上火热的个人护理产品测评别全信!

“芒果过敏”

有些人口周的皮肤接触到芒果会产生过敏,但避免接触到皮肤而吃进去反而不会有过敏发生。

所以评价产品一定要按国家标准来,国家标准是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脱离它就没办法比较、评价产品的性能。

重金属、防腐剂

此外,经常见到,凡是发现含有重金属、防腐剂的产品都是差评。

稍早时有个

流传甚广的评测

有商家称卖的面霜不含防腐剂

结果呢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