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与病毒“近身博弈”!通大附院完成一万余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

现代快报讯这里虽不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却是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战场。一万余例标本的处理和核酸提取,都是检测人员与新冠病毒一次次的“近身博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月30日到4月15日,77天时间里,南通大

现代快报讯这里虽不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却是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战场。一万余例标本的处理和核酸提取,都是检测人员与新冠病毒一次次的“近身博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月30日到4月15日,77天时间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分子诊断实验室顺利完成近11000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

与病毒“近身博弈”!通大附院完成一万余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

△ 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

一万次与病毒“近身博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通大附院与兄弟医院以及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担起南通地区新冠病毒定点检测工作。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每一份样本都是潜在的传染源,尤其是样本震荡和核酸等提取更具风险。有多少例样本,就要重复多少次操作。核酸提取耗时长,样本中可能有活病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自己暴露。

实验室操作人员需要三级防护——N95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双层手套和护目镜,向最危险处“逆行”,义无反顾与病毒零距离“博弈”。检验科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施健、丁伟峰、汪桂华、孙宝兰、王旭东默默坚守了近80天,检测标本一万余例,还包括崇川区、通州区、港闸区、开发区的送检标本,在南通地区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春节前,通大附院就被列为首批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医院召开紧急专题会议下达了核酸检测任务。疫情就是命令,参加会议的检验科主任鞠少卿、副主任王旭东没有丝毫犹豫,承担下这个重任。

在院部的支持下,医院领导坐镇实验室现场指挥,添置了核酸提取仪、外排式生物安全柜、超净台、高压灭菌锅等设施,符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要求,并成立核酸检测工作组。1月29日,装机后经过忙碌的测试、性能验证,1月30日起正式接受样本检测,通大附院也成为在省卫健委直属单位里率先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院。

一次核酸检测历时五个小时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两个多月来,每天至少开展2至3班的检测,为患者尽早诊断、排除和筛查争取时间。

为保证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和确保生物安全,需要按照严格的标准作业程序操作,从样本接收、核对编号、病毒灭活、核酸提取、反应液配制、上机扩增到结果分析,整个核酸检测过程漫长复杂,需要近五个小时才能发布结果。

王旭东介绍,检测样本被送入样本处理区进行消毒后,对样本信息和样品进行核对、编号,保证样本准确无误。随后,按照操作规范对样本进行半小时的初步灭活,按每批处理90个样本计算,核酸提取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反应液配制及上机扩增需一个半小时,待检测结束,如遇可疑结果必须重新检测,才能最终分析结果,发布并审核报告。

因此,标本到达实验室后,需要五小时才能发出报告,如遇到筛查高峰,检验人员还要加班加点完成检测。

最近,随着高校复学和企业复工潮的到来,加上境外输入压力增大,新冠病毒排查任务尤为艰巨。据介绍,通大附院作为承担着南通地区核酸检测任务的主要医院之一,正积极做好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扩容和搬迁准备,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为南通地区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通讯员 桂华 傅轩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 严君臣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高霞)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