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3个新突破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在癌症治疗领域,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不仅传统化疗效果不佳,而且因为肿瘤异质性程度高,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也很缓慢。

在癌症治疗领域,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不仅传统化疗效果不佳,而且因为肿瘤异质性程度高,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也很缓慢。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治疗逐渐开启了免疫治疗时代。尤其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是,它同样存在整体效率低的问题,急需查明哪些人群能真正获益。而靶向治疗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经典靶点“HER2”上,另一方面科学家也从未停止探索其他潜在治疗靶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 2019,看看转移性胃癌的最新治疗进展吧!

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3个新突破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强强联合,HER2 阳性治疗更上一层楼

“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中文称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HER2 和许多癌症都有密切关联,而胃癌病人中也有不少属于 HER2 阳性患者。

在文章开头我们讲到,化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都无法彻底战胜转移性胃癌。

可是,我们若将这三者强强联合、合力出击,效果又会如何呢?

2019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就进行了如上尝试。针对 37 名从未接受过治疗的 HER2 阳性胃癌患者,不论其 PD-L1 状态如何,研究人员全部采用“帕博利珠(Pembro)+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XELOX 治疗”,其中有 22 例患者化疗前接受了一个周期的“帕博利珠+曲妥珠单抗”诱导化疗。

结果显示,100% 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肿瘤消退,客观缓解率达到 87%,另有 52% 的患者在“帕博利珠+曲妥珠单抗”诱导后实现了靶病灶的缩小。

考虑到转移性胃癌治疗的高难度,这一成绩单着实出色。

在此基础上,全球多中心随机 III 期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还没有公布。由于抗 HER2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存在协同机制,靶向、免疫、化疗的强强联合是 HER2 阳性胃癌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

但是话说回来,在这种治疗思路下应该如何管理化疗强度和周期,以及有无可能扩大受益人群?这一系列问题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3个新突破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刷新纪录,新型 HER2 抗体正向一线推进

除了上述几种药物,还有一种针对 HER2 的单抗药物“Margetuximab”或许能应用于转移性胃癌治疗。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这种药物能够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在 2019 的欧洲肿瘤内科会议上,研究人员更新了“Margetuximab 联合 Pembrolizumab”治疗方案的 II 期研究结果。据报道,一共有 92 例 HER2 阳性且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参与了试验。结果显示,在 HER2(IHC 3+)和 PD-L1 均呈阳性的转移性胃癌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 20.5 个月,客观缓解率达 48%,这一结果刷新了之前研究所得的生存数据纪录。因此,“Margetuximab + Pembrolizumab”的联合方案有望成为 HER2 及 PD-L1 双阳性人群的“免化疗”方案,也就是俗称的 chemo-free 方案。

目前,在 HER2 阳性胃癌的一线治疗中,医学研究者们还在探索 Margetuximab 联合化疗、或再联合 PD-1 单抗、PD-1-Lag3 双抗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关研究已经进入了 2/3 期阶段。

我们相信,这类研究将会给一线治疗的药物布局和临床结局带来重大改观。

转移性胃癌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3个新突破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精准点穴,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

尽管在多组学手段的推动下,胃癌实现了从 DNA 到 RNA,再到蛋白质水平的分子分型,但是众多探索治疗靶点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针对胃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不仅如此,由于胃癌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以及复杂的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且治疗靶点高度分散,靶向治疗临床研究的开展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只有借助新型临床研究方法,才能有力探索胃癌其他潜在治疗靶点。

2019 年 7 月,韩国研究者发表了大型“伞式研究”的初步结果。该研究包含了 772 例晚期胃癌患者,使其接受高通量基因测序。其中,14.7% 的患者接受了标志物指导的治疗,并且主要针对以下 8 类状况:

1. RAS 突变/扩增;

2. MEK 标志高/低;

3. TP53 突变;

4. PIK3CA 突变/扩增;

5. MET 扩增;

6. MET 3+IHC;

7. 全阴性;

8. TSC2 null/RICTOR 扩增。

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MET 扩增的发生率为 3.5%,而在利用沃利替尼单药治疗的条件下,MET 扩增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 50%,并且 MET 拷贝数较高的患者(组织 NGS 检测的 MET 基因拷贝>10)疗效更佳。

除此之外,该研究也使用了 Capivasertib/Paclitaxel 治疗 PIK3CA 突变患者。

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57.1% 的人伴有 E542k 突变,且 PIK3CA + E542K 突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 50%,高于那些不携带 E542K 突变的患者(客观缓解率 18.8%)。

总之,与传统二线治疗相比,针对特定靶点的精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6.9 个月 vs 9.8 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期(3.8 个月 vs 5.7 个月)。

而通过伞式研究促进特定人群的精准治疗,是胃癌靶向治疗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