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西溪医院医护人员专线开通 8名专员为“白衣勇士”开专车

西溪医护人员专线开通,左一为专线司机黄建平图片由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提供

西溪医护人员专线开通,左一为专线司机黄建平 图片由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提供

凌晨1时30分,载着4名医护人员的专线大巴从西溪医院驶出。司机黄建平熟练地将车开向白天往返了多次的溪杏苑酒店,短短十分钟路程,车厢中无人说话,一位带着口罩的护士将头偏向车窗,在车辆规律的嗡鸣声中短暂的进入梦乡。这是这个夜晚黄建平最后一趟运送任务,3个多小时后,早班司机包国强接过接力棒,迎着朝阳把休整好的另一批“白衣勇士”送上“战场”。

2月2日,西溪医院至医护人员临时居住地的专线正式开通,黄建平、包国强等8名专线司机和后勤保障人员正式上岗,他们24小时待命,为医护人员解决出行需求。同吃、同住、同行,这也意味着他们要和医护人员共进退,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站上抗疫一线。“最紧要关头共产党员理当冲在前面,能接送‘白衣勇士’上下班,我特别自豪。”黄建平说。

西溪医院医护人员专线开通 8名专员为“白衣勇士”开专车

2月4日,接送西溪医院医护人员返回定点酒店 图片由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提供

“特殊任务”收到41封请战书

硬汉司机没和家人商量就上了“战场”

“西溪医院医护人员通勤有困难,急需班车接送。”春节刚过,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接到了一份特殊的支援请求。作为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定点医院,西溪医院医护工作强度增加,医院内部员工宿舍爆满。新开辟的定点酒店与医院仅隔一条绕城高速,虽近在眼前,步行却需要半小时。

与医院进行对接沟通后,车辆营运方案迅速敲定,免费为医护人员提供专车。征集专线司机的通知马上传到了各个车队。今年55岁,开了18年公交的资深师傅包国强听到消息,没和家人商量便报了名。一张A4纸上,他用有些潦草的字迹迅速写下了自己的请战书。“我没法上前线救人,也提供不了口罩、手套保护医护,唯一能做的就是保障他们安全上下班。”

不到一天时间,陆续有41封一线司机的“请战书”递交到了车队管理人员手中,包括包国强在内的8名经验丰富的专线司机和后勤保障人员,成立了“西溪医院通勤专线临时党支部”,为疫情防控开启一条“生命通道”。

简单收拾了行李,包国强和医护人员一起住进了酒店。直到一切安顿好才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告知自己这段时间都不能回家。女儿一听便有些着急,“医院现在是最危险的地方,你怎么也往那跑?”女儿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工作,疫情开始后便很少回家,如今一家人相当于有两个都上了前线。“咱们平时工作都忙,我几乎没送过你上班,这次能给医护人员当司机,也算为你们服务。”包国强安慰道。

黄建平的家人也未能拗过他的坚持。“总要有人去,我是党员就更应该去一线。”即使知道有充分的物资保障,临行前妻子还是在他的行李箱中塞了好几包酒精棉片、湿巾和常用药。他的儿子亲自开车送他去宾馆,一再叮嘱“注意安全”。黄建平拿着行李,最后看了家人一眼,头也没回地进了酒店。

2月1日晚8时,戴好护目镜、口罩,给全车彻底消毒后,第一趟班车停在了西溪医院。刚值完班的医护人员陆续上车,看到一张张略显憔悴的面容,饶是包国强这个硬汉心里也难受了。“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姑娘,每个人都看起来特别累,有几个上车时都看起来摇摇晃晃的。”包国强不由心疼,看到这些医护人员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车内的气氛平静且严肃,经历了一天战斗的“勇士”默默靠在椅背上。包国强打起精神,尽量将车开的稳一些,让他们能在下车前有短暂的时间小憩一会儿。

西溪医院医护人员专线开通 8名专员为“白衣勇士”开专车

专车司机为医护人员运送物资 图片由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提供

称呼彼此为“战士”

大家团结一心,就是战胜这场疫病的希望

最初的班车时间表是每天上午7点半、9点,下午4点半、5点半固定接送。两个司机各12小时待命。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大和医护人员的增加,每天的临时班次不断增多。

2月5日当天,专线已调整至12班,24个往返。并预计2月7日后会增加至17个班次,从早上5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随叫随走。中午11时见到包国强时,带着口罩、护目镜,被防护服紧紧包裹的他刚完成一次接送任务,说话间还喘着气。“医院临时找几位护士过去应急,我把他们送过去,又带回了几个需要休息的医生。”包国强说,接到电话就出车是常态。在前线时间就是生命,即使只有一名医护要运送,他们也会随叫随到。

西溪医院医护人员专线开通 8名专员为“白衣勇士”开专车

后勤保障人员对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图片由杭州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提供

每一个班次结束,专车都要进行全面消毒。用消毒液拖地、空气喷雾喷洒除菌,再补充座椅后的免洗洗手液,往往一套规定动作完成,休息不到十分钟又要开始下一趟奔波。“说不累是假的,但听到孩子们的感谢和关怀就觉得特别值得。”包国强每次出车,医护人员即使累到不想说话,也都不忘在下车时对他说一句“谢谢师傅”“师傅辛苦了”,那是他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刻。

而除了保障医护出行,运送间隙他们还肩负起了医护人员的物资供应。由于酒店处于隔离状态,拉来的物资都由司机装卸并运送到房间。有时是一百多箱牛奶,有时是一筐筐沉甸甸的水果。但即使再沉,两位司机也从不让医护人员帮忙。“都是小姑娘小年轻,平时上班够累了,这种重活哪能让他们插手。”黄建平笑称,和以前开公交相比,这次任务也是个体力活。

打开黄建平的手机微信,最上方是被他置顶的“溪杏苑战斗群”微信群,在群里大家都称呼彼此为“战士”。从入群至今,群成员人数已从约100人增加到了136人,增加的都是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看着不断变化的数字和群里互相加油、打气的话语,黄建平常觉得心里特别妥帖、安宁。“大家团结一心,就是战胜这场疫病的希望。”

参与这次专线的一位女司机、浙江省劳动模范沈伟娣有记录工作感想的习惯。2月3日,为了更好的医治西溪医院的十几位儿童患者,杭州市儿童医院派遣了二十六位儿科医生入驻西溪。负责接送工作的沈伟娣在日志中写道:“今天我怀着对奔赴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崇敬之心,参与了支援疫情人员的接送工作。一名护士在送别同事时细心地叮嘱:‘保护好自己,等你平安归来。’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下车前我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送你们平安归来,加油!’”

记者 肖淙文 通讯员 谢鑫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