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清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抗交感作用是独特的,除了可以有效降压,还具有“多效性”的影响,并经过了数十年的循证考量,在心血管领域被广泛应用。美托洛尔作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在研发50周年庆之际,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与我们共谈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现状。
高交感活性人群
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来看,依据目前的高血压定义,低于140/90mmHg的高危人群,不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改善生活方式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对于高交感兴奋的人群,尤其是高压状态下的年轻人,未来或可将心率作为一个切入点,在患者有心动过速和不适症状时,合理应用药物早期干预控制,或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未来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循证依据支持这一理论,探索出合理的治疗指征和方法。
β受体阻滞剂+CCB
联合降压疗效显著
钙离子拮抗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协同降压,不良反应也可以相互抵消,尤其适用于对于伴有高交感兴奋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项HOT-China研究也提示,在CCB和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治疗下,血压达标率可以达到80%以上。此外,对于单纯收缩期老年高血压,达标率也能够明显改善,同时不会再降低本身已处于正常水平的舒张压,因此这种联合用药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是安全可靠的。
β受体阻滞剂的“多效”应用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是“黄金三角”之一。大量心衰的循证研究也证明了,包括美托洛尔在内,β受体阻滞剂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RAS系统抑制剂,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的愈后起到了显著作用。此外,心衰患者小剂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提升心肌细胞的β1受体密度,有助于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被各国指南推荐为一种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虽然近些年的稳定性心绞痛指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地位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心肌梗死的这部分患者,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治疗药物,也是基于充分的临床试验数据佐证的。因此,β受体阻滞剂不单纯是一种降压药,更是一种心脏保护药物,在心血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使用地位。
技术推动医疗发展
但仍不能取代临床医师
我们这些年来在数字医疗、互联网医疗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性工作,尤其在高血压领域,包括社区管理和网络平台的数据传输在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和监测手段,能够更好地掌握、随访患者状态。此外,在远程会诊、大数据的建立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仍不能取代传统的医师诊疗模式,因此目前临床上常用来辅助医师的诊断工作。未来还需要假以时日地深入探究,也期待可以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能够惠及更多患者。
结语
β受体阻滞剂以其抗“交感风暴”作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独树一帜,除了可以有效降压,还具有“多效性”的影响,对于改善心功能、治疗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都有显著疗效。美托洛尔作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历经50年的研发和循证,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是明确的。因此,美托洛尔是一种不可取代的心血管治疗药物,未来也希望能够担负起更多职责,以患者健康为己任,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