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喝粥养胃的观点古已有之,但有些人不宜长期喝,喝粥养胃并非人人适用。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是腊八佳节,你喝粥了吗?
腊八这天民间百姓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里讲:“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
关于“腊八粥”的做法,清代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那么,放了这么多五谷杂粮的“腊八粥”和普通的白粥有什么区别呢?
腊八粥营养白粥高8倍?
假设等比例摄入腊八粥和白粥, 以一碗原料为燕麦、薏米、黄豆、绿豆、黑豆、红豆、花生、红枣、枸杞、山核桃的简单腊八粥为例——
小小一碗八宝粥,体现了多个营养知识: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食物多样
腊八粥的常用食材符合食物多样原则。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谷类富含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食物富含蛋白质,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有可能达到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谷薯及杂豆品种数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建议,每人每餐摄入谷薯类食物100~16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20-60g,薯类20-40g。
谷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也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谷类为主体现了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也可满足平衡膳食模式中谷薯类食物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的要求。
粗细搭配
细粮指精细化加工的米、面。粗粮指全谷物(黑米、黄米、小米、薏米、荞麦、玉米、燕麦等)和杂豆(红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等,大豆除外)。
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杂豆食物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膳食纤维、钙、铁含量较高。
坚持谷物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腊八粥是增加食物品种,实现粗细搭配的好方法。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豆类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谷类和豆类食物搭配,可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生物价,提高利用率。
中国人喜欢喝粥“养胃”,真的有用吗?
粥温软、易消化,是很多人眼中的养胃佳品。然而,喝粥养胃并非人人适用,有些人不宜长期喝。
喝粥养胃的观点古已有之。北宋文人张耒在《粥论》一书中写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由于粥加热煮制时间长,水分含量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
因此,喝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特别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咀嚼能力变弱的老人,以及一些极度衰弱的病人、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喝些粥也能给胃部“减压”。
另外,手术后,患者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时,易于消化的大米粥、小米粥是首选。对于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则不必过分追求喝粥养胃。
这两类人不宜经常喝粥!
胃食管返流症患者
胃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不少胃病患者觉得喝下粥后胃暖暖的,很舒服,便每天喝、顿顿喝,认为很“养胃”。
这种观点有点片面,如果长期喝粥,不注意饮食搭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且,如果粥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过多的水分摄入稀释了胃液,还会使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胃部负担。
对于有反酸、烧心等症状的人,或者罹患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的患者,不建议经常喝粥养胃、吃汤泡饭。
因为,喝粥容易使胃病患者烧心、反酸的症状加重。加上粥属于半流质食物,更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
此外,胃食管反流患者要避免吃甜食,以免症状加重。同时,一次性进食大量食物也可使胃酸分泌过多,延长胃排空时间,使反流更易发生,因此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宜喝甜粥。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吃些软烂的面条、馒头、包子、花卷等发面食物,有助中和胃酸,减少胃病发作几率。如果特别想喝粥,最好不要加大黄米、糯米等黏性食材,以免增加不适。
糖尿病患者
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是把“双刃剑”,进食后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强,不利于控制血糖。
不过,只要合理搭配熬粥的材料,糖尿病患者也能适当喝粥。熬粥时,可以加些燕麦、大麦、糙米、芸豆、赤小豆、绿豆、干扁豆等升糖指数较低的食材,不但能使餐后血糖反应放缓,还能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更好地控制进食量。
建议糖尿病患者喝粥前吃点主食,还可以就着蔬菜、荤菜一起吃,食物种类一丰富,综合升糖指数就下降了。
另外,上午人体血糖普遍偏高,中午和下午趋于平稳。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喝粥时还可以尽量拉长时间,以减缓血糖升高速度。
“养胃”的实质是养生活习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小伟认为,胃不舒服切忌自行诊断,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胃部保持健康。
膳食均衡
根据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均衡搭配每天的饮食。丰富的食材搭配有利于人体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工作。建议吃1份鱼、肉等,搭配3份蔬菜,每天还要摄入200~350克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作息、饮食规律
要注意正常作息,不熬夜,科学合理运动,饮食规律,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
长时间未进食的胃就像一台空转的发动机,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重原有的胃部不适。暴饮暴食会在短时间内超过胃的承载量,造成急性胃扩张,完全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严重的还会胃出血。
细嚼慢咽不仅能让食物充分碾碎,减轻胃部消化负担,还能减少过多气体进入胃中,避免胃胀和嗳气的发生。
远离高盐、生冷食品
烟熏腌渍食物要少吃,这类食品盐分较高,会直接损害胃黏膜,还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生冷寒凉的食物会让胃肠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造成功能失调。应多吃新鲜、干净、温和的食物,烹调时注意控制油盐的用量,口味尽量清淡。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心态可减少因情绪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避免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保持阳光心态,有利胃部健康。
除了上述四方面,建议注意戒烟、限酒、少喝浓茶、浓咖啡,远离槟榔。槟榔对胃黏膜刺激很大,不利于胃部健康。
参考文献:
[1]袁征. 粥养胃?面养胃?8问搞懂主食养胃的那些事儿[J]. 2012(11):62-66.
[2]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J]. 中国食物与营养(5):60-63.
[3]高键. 解糖尿病患者喝粥之惑[J]. 糖尿病天地·文摘旬刊(11):35-35.
[4]言寺,蔡骏. 喝粥养胃前,你问过胃的感受吗[J]. 康复(10):32-33.
[5]人民健康网《喝粥到底养不养胃?这些人喝了反而伤胃!很多人都不知道》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一休
责任编辑:风禾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在看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