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没有冰箱的年代北京人如何消夏?原来冬天需要做这件事

老北京的气候和现在可不太一样,冬夏分明。在盛夏时节,柏油马路中午常晒成软绵绵的,能被汽车轮子轧出一条条深沟,脚踩上去都粘鞋,店铺悬挂的锡制招幌都能晒软变形。那时既没有空调,也没电冰箱,这盛夏可真是难熬

老北京的气候和现在可不太一样,冬夏分明。在盛夏时节,柏油马路中午常晒成软绵绵的,能被汽车轮子轧出一条条深沟,脚踩上去都粘鞋,店铺悬挂的锡制招幌都能晒软变形。那时既没有空调,也没电冰箱,这盛夏可真是难熬。可到了冬天,又异常寒冷,寒流从西伯利亚吹来,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屋檐下垂的冰柱能有二尺多长,一排排的圆锥形,晶莹透亮。如果手上有水一开门碰到金属手柄,猛一抽手能粘下一层皮来。

没有冰箱的年代北京人如何消夏?原来冬天需要做这件事

这强烈的季节冷热怎么解决?当然,冬天厚棉衣老棉裤,烧煤做饭带取暖,也只能这样了。可夏天怎么办?没地儿躲啊!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了用冰消暑这个做法,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隆冬时节,河湖水面全结了冰,厚度有一尺多,十分坚硬,这就是采冰的最佳时候。为了得到优质的冰,在上冻前,人们已经把不干净的水开闸放出,把杂草等水中的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干净的水引入河中,冻出的冰干净透亮。采冰人拿着镩(cuān)子、绳子和运冰用的排子车来到冻得硬邦邦的河面开始工作。他们先在冰面上画线,打成长三尺、宽二尺的长方形格子,然后采冰人拿着伐冰用的主要工具冰镩子开始干活儿。这个物件儿是专为采冰研制的,它的把儿是根长木杆,前端有一尺多长的四棱铁锥,侧面还有一个弯钩子。

沿着画好的线用冰镩子一上一下使劲戳,一尺多厚的冰很快就被戳透了,然后再用侧面的钩子钩住拖到岸边,大小相同的冰块在他们辛苦的劳动中被陆续凿下,再把几块冰用绳子绑在一起,几个壮汉前拉后推,顺着斜坡弄上岸来,装在排子车上捆结实,待装满一车后,先由小工拉车送到冰窖门口卸车,再由冰窖里的技术工人把冰块有次序地码放到冰窖里。由里向外码,一层层往上摞起来,一直码到窖顶,每块冰之间用稻草相隔,最后用稻草全覆盖,封闭好冰窖的大门。

冰窖一般都选在靠近河湖的地方,比如北海的东边就有两座很大的皇家冰窖,什刹海边有冰窖胡同,德胜门外还有冰窖口胡同,这个冰窖口胡同原来有个大的官府冰窖,冰都取自积水潭。为防止热气入侵,冰窖都建在地下,隔绝阳光和空气,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融化。皇宫贵族、有钱人家的夏天消暑用冰就是这样解决的。

当时豪门大户人家都备有红木材质的冰箱,二尺见方,上口大下口小,像斗的形状,内衬一层锡以保温。下面有一小圆孔儿,是放冰水用的,上面盖子有镂空的花纹,是为释放冷气,好降低室温的。把一尺见方的冰块,放在冰箱下面,上面放酸梅汤、西瓜等祛暑饮食。

经营卖冰的一般是煤铺,他们冬天送煤,夏天送冰,以此来增加夏季的收入。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