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兰兽所“聚集性”感染布病:人用疫苗尚无 疫源仍待查清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因兰州兽研所“聚集性”隐性感染引起公众关注。事实上,作为人畜共患疾病之一传染病,布病一直存在,但至今尚无疫苗可以防控。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因兰州兽研所“聚集性”隐性感染引起公众关注。事实上,作为人畜共患疾病之一传染病,布病一直存在,但至今尚无疫苗可以防控。

“曾经尝试过研制人用布病疫苗,但是效果不好。所以至今没有人用布病的疫苗,全球也没有。”一位传染病专家称。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发布《关于疑似布鲁氏杆菌感染事件处置情况通报》,称11月28日-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

据央视报道,截止到12月7日,兰兽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

12月9日,甘肃省副省长常正国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调研。常正国在听取兰兽研聚集性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相关处置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省农业农村厅及畜牧兽医局要指导相关方面加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尽快查清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消除安全隐患。

感染后是否有后遗症?

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又称“波状热”,由于其病程特点又被称作“千日”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家畜感染时公畜出现睾丸炎、附睾炎,母畜流产、死胎、不孕,生产性能低下,甚至丧失繁殖能力,给畜牧业经济巨大损失。

人类常因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的环境和产品等患病,急性期患者发热、卧床、关节炎、心内膜炎,男性睾丸炎和附睾炎;当患者转为慢性病程时,中壮年可能丧失生殖能力或劳动能力。

“布鲁氏杆菌一旦侵入细胞,就寄生在细胞类,类似乙肝病毒,可能终生不能清除。虽然治疗可以达到没有症状的情况,但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布鲁氏杆菌还会繁殖,导致疾病复发。有的患者会影响生殖能力,有的不会。但是会影响劳动能力,很多患者乏力,干不了活。” 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兰州兽研所官网显示,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赶赴兰州,主持召开国家布病防控领域专家、中国农科院工作组成员和兰兽研领导班子成员座谈会,听取对布病隐性感染事件的分析和处置建议。与会专家指出,布病一般不会由患者传染给健康人群,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血清学阳性表明检测对象接触过布鲁氏菌,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呈隐性感染,这不表明健康会受到损害;即便是在布鲁氏菌暴露过的人得到感染,出现症状,只要尽早治疗,用药得当,一般都会痊愈,不会有后遗症。

由于布病的危害性,国家卫健委把布病列为了乙类传染病。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于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这个状况明显好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布病疫情。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

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字显示,2018年37947人,2017年布病发病38554人,2016年47139,2015年56989,2014年57222人。从数字上可以看出,虽然每年都在下降,可是数量并不少。

感染人数尚且万计,动物患病数量就更为客观。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吴清民在其论文《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及策略的探讨》阐述,自 2000 年以来布鲁氏菌病流行逐年上升,2012 年度人群中报告的新发病例已达 4 万人,过去患者主要是兽医、农民、牧民以及与动物饲养、装载运输、屠宰、检验、畜产品加工相关的职业人群,近年儿童、学生、职业白领和老年人等非职业人群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提示动物性食品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农业部 2005 年曾统计全国家畜布病疫点数为 351 个,2006 年发现 1178 个,且近年来还在不断扩大。以上数据资料显示动物群感染很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当前我国家畜和人间布病疫情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

根据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可以看出,人感染已经不再局限在牧区或者偏远山区,全国各地都有人感染布病的数字。

兰兽所“聚集性”感染布病:人用疫苗尚无 疫源仍待查清

寻找传染源

兰州兽研所聚集性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中,传染源是谁?

从流行病学角度,一个传染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具备才能发挥其传染性。

对于布病来讲,其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是牛和猪。传播途径为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

“从传染途径看,学生感染布病,除了这些常规的传播路径,就是比其他人多出一个实验室。但是作为全国畜牧口最大的研究所之一,实验室级别以及设备都应该很高,而且学生也都是专业科班出身,防护措施应该很到位。所以,传染源仍需进一步调查,导致群体感染的因素一定在他们生活环境的周边。”一位畜牧养殖业人士表示。

作为国家著名的兽研所之一,兰州兽医研究所拥有P3实验室、P3级大型和中型动物实验室以及GMP中试基地等基础设施。P3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这种级别的实验室是对空气都要消毒后才能进行排放的级别。

而对于工作人员要求更是严格,进入P3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严格消毒程序规定,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消毒,必须穿隔离防护服和戴眼罩、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人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换装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产生的废物以及防护服等一律不能带出去,需要经过物流通道先消毒,再通过传递窗进入高压灭菌锅,在消毒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垃圾处理。

12月7日,唐华俊在兰州协调指导布病隐性感染事件处置工作时提出,一要立即启动实验室消毒;二要安抚好学生情绪,科学评估治疗方案,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三要与卫生和兽医部门加强合作,尽快查明疫源。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