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对小朋友,盛锦云极其温柔,声音缓和,而且爱笑。但在家长中,她出了名的严厉。儿童哮喘治疗周期长,又因为患儿年纪小,家长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一旦监护不到位,就会被盛锦云批评。

对小朋友,盛锦云极其温柔,声音缓和,而且爱笑。但在家长中,她出了名的严厉。儿童哮喘治疗周期长,又因为患儿年纪小,家长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一旦监护不到位,就会被盛锦云批评。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表扬小多操作规范。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摄

文|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编辑|胡杰 校对|柳宝庆

本文约3515,阅读全文约需7分

每天上午,盛锦云的时间被划分为两部分,九点前是患者,九点后是医生。

2015年,她做了髋关节手术,痊愈后回到一线继续坐诊。但最近一年,腰腿又开始作痛,这才停止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工作,每天到市郊的一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并在治疗结束后就地出诊。

屈膝、提腰、抬腿,一套脊椎骨盆运动做完需要30分钟左右,九点钟,患者盛锦云下课,医生盛锦云上岗。

从康复室到诊室的距离不足30米,但盛锦云要走上好一会儿。双手按在墨绿色的辅助车车把上,弓着背,鞋底擦着地面往前迈。第一个哮喘患儿赶来时,盛锦云刚刚披上白大褂。一头灰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透过金边老花镜,眼睛晶亮。

盛锦云今年85岁了,65岁那年,盛锦云退休,但之后的20年,她依然工作在一线,为哮喘儿童提供治疗。

作为儿童哮喘界的泰斗,10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盛锦云获得“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称号,该奖是儿科医师的最高奖项。这一年是她行医第60个春秋。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获得“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称号。受访者供图

医生奶奶

12月2日,小多(化名)坐在盛锦云诊室的桌前。

小多是当天9个预约者中的第一个,今年4岁,进门时一边挖鼻孔一边四处张望。

小动作被盛锦云看到了,打开手电,果然鼻子黏膜的颜色发白,“肺的声音正常了,但是鼻子还没有完全好,等鼻子黏膜和嘴唇的颜色一样了再停药。”盛锦云和家长交代。

小多妈妈说,小多哥哥在六七岁时查出了哮喘,喝中药、四处求医,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找到了盛锦云,经过三四年的治疗,病情渐渐控制住了。

后来生了小儿子小多,家人知道哮喘受遗传因素影响,症状出现时没多犹豫,直接找到了盛锦云。

询问完基本情况,盛锦云从桌上拿起雾化器,让家长和小多示范吸药过程,检查操作是否规范。

吐气,在雾化器前吸气,屏气。盛锦云伸出手指,从一数到十,小多完成得很好。老人伸出大拇指笑了,眼睛眯着,皱纹一直延伸到鬓角。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小多复诊。受访者供图

小多是复诊患者,诊断时间相对较短,遇上初诊的,盛锦云则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娃娃几岁了?什么时候起病?第二次和第一次隔多久?有家族病史吗?有家人吸烟吗?养宠物了吗?睡觉打呼磨牙吗?问句一个接一个抛出来。

对小朋友,盛锦云极其温柔,声音缓和,而且爱笑。但在家长中,她出了名的严厉。儿童哮喘治疗周期长,又因为患儿年纪小,家长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一旦监护不到位,就会被盛锦云批评,在一些医生评价网站,许多人讲起自己被“训”的经历。

前不久,小多妈妈就见过她训人。那天,问诊结束后,盛锦云叮嘱一位家长:“零食不要再让孩子吃了,尤其是膨化食品。”家长点头,转身对孩子说:“你就是不听话,听到了吗,奶奶都说了不许吃零食吧,你还吃。”盛锦云听了不高兴,抬着眼睛,视线从镜框上方挑起来:“不是娃娃不听话,是家长不听话。家长不给买,娃娃怎么吃?”对方噤了声。

“他们保护我不被狼吃掉,我救他们的孩子”

盛锦云乐于在不同场合讲起那两个和西瓜有关的故事。

盛锦云从小在苏州的一家医院旁边长大,每天看着医生护士给患者治疗,耳濡目染有了从医的念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十余年后,她在历史潮流的裹挟下被调往甘肃酒泉。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在诊室。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摄

那时候的甘肃,贫困,缺水,衣食尚无保障,医疗条件更为简陋。盛锦云遇到最棘手的一位病人是个瓜农,暗红色的血一碗一碗地吐,盛锦云和同事们怀疑是胃出血,但担心他撑不到送去医院,于是就地给他做了剖腹手术。

没有消毒用品,就用大锅水煮手术器械;没有灯,就靠蹬借来的自行车发电;设备有限,无法得知瓜农的血型,就用最原始的方法:滴血,凝了就不行,不凝就行,就这么找到了合适的血型,那一次,盛锦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给瓜农输了800毫升血。

另一位患者是个小娃,血压低、呕吐,肚子胀得很大但无法排便。一问才知道,盛夏季节,吃瓜时连肉带子一起吞,结果发生了肠梗阻。

“再不通就要切肠子了,那小娃可能就活不成了。”盛锦云回忆。于是她决定用手把瓜子抠出来。在老百姓们的围观下,盛锦云没戴口罩,也没戴手套,硬是把和大便裹在一起的瓜子和蛔虫,一个一个、一条一条抠了出来。

西北人淳朴,嘴上说不出漂亮的话来致谢,但从那开始,盛锦云和同事们每年夏天都会在房间门口看到一个大西瓜,瓜上还有十字符号,后来得知,那是瓜农在西瓜小的时候刻上去的,“他说好瓜留给医生。”甚至在离开甘肃、回到苏州后,盛锦云还收到过那个小男孩寄来的一大包瓜子。

她记得,刚到甘肃时,因为喜欢水,老百姓叫他们“上海来的鸭子”;久而久之,称呼就改了,变成了“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有一次,盛锦云一个人背着药箱去给一个孩子看病,半路发现自己被两只“大狗”跟着。后来快进沙漠的时候,她被一位老人叫住,才被告知“大狗”其实是狼。老人叮嘱她不能再走了,“说天黑在沙漠里可能会迷路,还有可能被狼吃掉”。盛锦云怕患者等不到天亮,决意要走,最后老人让自己儿子提着铁锹在后面跟了一路。

当时,每天看着荒漠、戈壁、芨芨草,看着贫穷、困难、生老病死,难免会想人与人的关联和差异,以及一位医者的职责。那段时间被盛锦云视为人生观的重塑阶段,“他们保护我不被狼吃掉,我救他们的孩子”。

“不知道累”

12月3日,康复医院的志愿者小林帮盛锦云穿好外套,到诊室开始工作。

小林从2017年起认识了这位“说话语速快、头脑很清楚、没有一点架子”的老人,在她来做康复时做些琐碎的辅助工作。印象里,盛锦云每天一定要看完所有病人才肯吃午饭,因为担心饭后犯困脑子不够清楚;她在耄耋之年依然好学,小林经常看到盛锦云坐在床边,从双肩包里摸出粉色眼镜盒,颤巍巍地戴上眼镜开始看书,“还是全英文的那种”。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康复完成后,盛锦云在志愿者小林的帮助下穿上外套,准备去诊室。新京报记者王双兴摄

盛锦云的英文好在年轻人中小有名气。儿童医院的同事说,当年美国疾控中心专家来苏州交流访问,老太太一口气用英语把国内外哮喘治疗情况介绍完,根本不需要翻译。

盛锦云的学生郝创利如今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二十多年前,他考取了盛锦云的研究生。他回忆,那段时间,盛锦云不仅自己学习,还逼着学生和整个科室的医生一起学,每天下班后,他们聚在一起学英语、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11点前没回过宿舍。”郝创利的英语水平从曾经的“很差”,到如今在医院里数一数二。而盛锦云先后带过的八位研究生,也几乎都成了领域内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内分泌科的陈临琪曾经住在盛锦云家后面的那栋楼,她在六楼的卧室对着盛锦云在二楼的书房,陈临琪每天晚上睡觉时,盛锦云书房的灯还亮着;第二天一早起床,盛锦云书房的灯又已经亮了,她和医院的同事开玩笑说,老太太一夜不休息的。

“肯下功夫,不知道累”,是很多人对盛锦云的评价。退休前,她每天要看一百余位病人,从早到晚,中间只抽出15分钟吃饭时间。

由于患儿很难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同时,高难度、高负荷、高风险,背后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高收入,儿科常常处于“鄙视链低端”,医学生中甚至流传着一个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另外,从1999年起,我国的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停招,变成临床医学专业其中的一门课程,直到2016年恢复儿科本科招生。17年的断档,让儿科医生逐渐形成巨大缺口,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儿科医生达到了15.4万名,每千人口的儿科医生数量为0.63名,也就是说,目前平均1587个儿童才能有一个儿科医生。

郝创利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呼吸科只有两三位医生,但患者永远都在排队,为了能挂上号,很多外地患者甚至提前一夜守在医院里。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晚上就要接诊近40位患者。

那时候,盛锦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依然挂着听诊器继续工作。医院希望照顾她的身体和精力,每天限号15个,盛锦云不肯,最终把数字增长到了40。直到最近腰腿不适,也要把患者随身带到康复医院去。

12月2日中午,儿童医院的同事开车送盛锦云回家,拐进小区,便远远看到她的老伴金家骏等在楼下。老人边开车门边说:“我都下来好几次了。”

金家骏今年90岁了,腿脚依然利落,只是听力不太好,每次给盛锦云打电话问几时回家,都听不清对方的表述,于是挂了电话就到楼下等,等不到再回去,隔上一段时间,再下来等。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和老伴。新京报记者王双兴摄

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妻子的早出晚归,金家骏说:“她的价值观在这里,她一定要帮着孩子,让他们少受苦。看到孩子病得喘了,她就心软了。我反正是有意见,但是意见不大。我把我的余生,帮帮她,扶她一把。”

关上车门,同事提议送盛锦云上楼。她摆摆手,笑:“不送了不送了,保镖来了。”

紧迫感

最近,盛锦云觉得医院食堂的胡辣汤味道不错,打算自己在家学着做做。特意向河南同事请教了做法,一路念叨着“木耳豆皮胡椒粉”回家。

尽管每天依然有10个左右患者预约,但对盛锦云来说已经算是几十年来难得的清闲时间了。她会按时午休,然后看会儿电视。

但紧迫感并没有降低。今年春节的时候,盛锦云和郝创利们提到,计划出一本书,把这几十年来遇到的病例整理出来,最近,她和同事们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在儿童哮喘领域,有“北陈南盛”的说法,陈是首都儿研所的陈育智,盛则是盛锦云。二人是儿童哮喘领域内的泰斗,也是战友和朋友。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和陈育智。受访者供图

1959年,盛锦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陈育智高她一届,是学姐,也是手把手教她技能操作的师父。后来,两人都被调往甘肃,一个在天水,一个在酒泉。7年后,陈育智调回北京,盛锦云则回了故乡苏州,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工作。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GINA方案(《全球哮喘防治指南》),从那时起,陈盛二人一南一北,开始为推广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奔走。

由陈育智和盛锦云牵头进行的全国0到14岁儿童哮喘病率的调查,被业内人士视为“里程碑式的贡献”。当时的数据显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0到14岁儿童中,哮喘发病率分别是0.9%、1.97%和3.02%。

盛锦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国外是发病率很高,但他们的死亡率是千分之0.4;我们发病率很低,100个孩子有5个人喘,但是我们的死亡率千分之36.7。因为不按照规范治疗。”

在学生们眼里,盛锦云几十年来,一直在推广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模式。比如不能用抗生素来治哮喘,要科学应用吸入疗法,要定期复诊等。

对于原本就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儿科而言,推广盛锦云主张的儿童哮喘治疗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些年,她组织举办关于哮喘儿童的夏令营、运动会,就是为了像“开家长会”一样把就诊后离开的患儿召集回来,及时关照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让他们得以在医生的判断下做出减药决定,从而宣传健康管理理念,形成一套长期完整的康复计划。

除了给家长科普,还要给医生培训。过去的几十年里,盛锦云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给各地医生宣讲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跑遍了全国。

85岁医生盛锦云:哮喘患儿的硬核奶奶

盛锦云参加学术交流。受访者供图。

2015年,盛锦云做了髋关节手术,生活、工作、身体的事纠缠在一起,她得了焦虑症。“完了,不能跑了。”但没过多久,学生发现她拄着拐杖出现在了哈尔滨的哮喘治疗宣传会上。

前不久,在盛锦云获得“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称号后,央视播出了关于她的专访。无锡人李薇(化名)在网上看到视频,一眼就认出了盛锦云。

十余年前,李薇的儿子经常打喷嚏、咳嗽、发烧,久治不愈。她听朋友说,无锡的儿童医院每周末请苏州的盛锦云教授来坐诊,于是给儿子挂了号。

李薇的儿子被确诊为哮喘,治疗、用药、减药,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薇发现儿子的病情渐渐稳定了。

十余年时间过去,当时读小学的男孩如今已经大三,哮喘早就控制住,衣食住行和其他人无异。

李薇发现,视频里的老人依然披着白大褂坐在诊室,容貌甚至发髻都和当年一样,精神矍铄。她把视频转给母亲,又转给爱人,不过,他们都已经不记得盛锦云给自家小孩看过病了。但李薇记得很深,“因为当时做了很多功课,查了很多论文和资料,也走过很多弯路,我最清楚如果没有遇到盛奶奶,孩子和我们整个家庭后面的路是什么样。”

洋葱话题

讲讲你遇到过的好医生吧~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