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别推出“70年 70位名医”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医名家带头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期推出:《何晓顺:“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技术有何突出优势?》。
【视频】何晓顺教授:“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技术
说到器官移植,许多人会想到这么一个画面:医生拎着个“小冰箱”,十万火急地运送器官供体,唯恐耽误一分一秒。但如果你以为器官移植都这样,就OUT了!
在中山一院,从2017年开始,中山大学何晓顺教授团队已在全球率先将“不中断血流”技术应用于器官移植,让患者移植上了不冰冻的“新鲜”器官。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何晓顺教授
传统器官移植有何弊端?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以来医学领域标志性的成就之一,已成功救治了以百万计的生命。但传统的器官移植有先天性的弊端。
器官移植包括三部曲,即器官获取、保存和植入。器官获取后是离体的,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是没有血流供应的。传统模式中,为保持其活性,只能使用冷冻技术,将其“保鲜”。
那么,保存质量如何,会影响到器官移植的效果,这甚至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器官移植如何实现“不中断血流”?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发明了“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同时对器官移植技术进行了革新。
通过这个系统,对器官供血,使器官在离体状态下保持正常活力。也就是说,传统移植,移植的是冰冻的器官,而现在移植的是新鲜的器官,有活力的器官,那么很显然,这种新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移植器官的质量,极大地改善移植术后的疗效。
“不中断血流”移植技术有何突出效果?
以肝移植为例,以前术后第一天,患者的谷丙转氨酶通常都是几百、几千U/L,甚至答上万U/L,这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器官经历了较多环节的处理,器官功能损害较大。
而“不中断血流”的器官移植技术,使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指标下降86.1%。且严重并发症,如移植肝功能不全、胆道并发症等有关出血损伤的并发症几乎完全规避了。
2018年,我们还将“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技术应用于肾脏移植中,该技术同样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不中断血流”的心脏移植也在研发之中,希望能早日应用到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
-----
兰世亭健康医疗科普即将开启
"岭南名医"专题系列!
在岭南大地,与病魔交锋的现场
每天都在进行紧张的救治和护理
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医患故事
都传递着医患之间的守望相助!
金杯、银杯都不如患者的口碑!
诚挚邀请诸位岭南医者展示自己的风范
热情欢迎受过救治的患者讲出您的就医经历
推荐您心中的名医大德
共同助力医患和谐
传播善意,呵护健康!
01
—
使 命
自2014年发出第1帖
至今,兰世亭已推送了
原创医学科普1800余帖
每日1帖,风雨无阻
每天呈献的原创医学健康科普
为非医学专业人士带来“消化”过的医疗科普知识。
从一开始的“消化病科普”
到今日的“兰世亭”
以推广生命健康知识为使命
以浅显的语言诠释艰涩的医学知识
传播健康的福音。
02
—
成 绩
6年来
从初萌芽的“消化病科普”
到茁壮成长的“兰世亭”
我们从零起步
跨越 1亿人次浏览量
微信、头条、搜狐健康、三九健康、网易、1点资讯.....
03
—
在路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根据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科普文
和国内知名医疗互联网平台、播客音频分享平台合作
推出兰世亭健康科普有声版
让大家“眼皮都不用抬”即可聆听健康提醒
推出兰世亭健康科普动画版
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将医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献给大家。
04
—
期待您
今天,兰世亭即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专题——岭南名医
岭南地区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岭南杏林也从来不乏圣手
每一个医生的成长,都是多年苦功的积攒!
每一个名医的炼成,更是心理和医术的双重磨炼!
每一个患者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岭南名医!
期待您!
我们一起来
讲好大时代下的岭南名医故事!
方式:
1.广东地区的具有正高职称的医师(无论在职、自由执业返聘之资深专家)提供个人简历和正面免冠近期照片,并附1-2篇专业性科普短文;
2.广东地区的副高职称的青年医师提供个人简历和正面免冠近期照片,并附1-2篇专业性科 普短文;
3.读者或患者可以通过邮箱向我们推荐“心目中的名医”。讲讲那个令人动容的医患故事,并请提供推荐专家的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被推荐医生不限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