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IPO

从跑马圈地到转型助贷 唯品会金融业务“尚在闺中”

唯品会,品牌特卖。 近日,唯品会公布了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唯品会营业收入929.9亿元,同比增长10%;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84.4%。

从跑马圈地到转型助贷 唯品会金融业务“尚在闺中”

唯品会,品牌特卖。

近日,唯品会公布了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唯品会营业收入929.9亿元,同比增长10%;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84.4%。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归结于,2019年11月唯品会终止旗下自营的品骏快递配送业务,重资产和人员方面的支出有所下降,利润才得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会在最新财报中的金融业务并不亮眼。

过去一年,唯品会的金融部门频频被曝裁员,唯品金融旗下产品唯品花也被指大面积停用。

唯品会的金融版图

唯品会CFO杨东皓曾在2017年表示,未来,“电商”、“金融”、“物流”将成为唯品会的“三驾马车”。

虽然,唯品会整体的净利润持续增长,但是从目前来看,唯品会“三驾马车”发展的不尽如人意。2019年11月,唯品会终止了自营的品骏快递业务,改为与顺丰合作;金融部门裁员减人,唯品花被指大面积停用;电商业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较于天猫和京东等还是相去甚远。

唯品会是一家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位于广州。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以品牌特卖起家的唯品会曾试图转型为综合电商平台,但在2018年7月又正式回归“品牌特卖”。不过在唯品会犹豫的期间,天猫、京东等打起了“特卖”的主意,“品牌特卖”不再是唯品会专有。

都说“无电商、不金融”。唯品会在2013年以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唯易贷”为突破口,开始进军金融领域。

之后,唯品会在金融领域“跑马圈地”,先后拿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

在消费金融行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唯品会依托其丰富的消费场景,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消费金融产品“唯品花”,类似于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

在电商业务的助推下,唯品花实现快速增长。唯品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唯品花注册用户达80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400%,其中实际使用用户600多万,转化率高达75%。

“消费”和“支付”总是环环相扣,两者的结合更容易形成消费闭环,为唯品会积累更多的用户数据,增强用户粘性提供了便利。2016年10月,唯品会全资收购浙江贝付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后者于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唯品会正式将第三方支付牌照揽入怀中。

乘胜追击,2017年5月,唯品会正式宣布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把金融业务作为重点来做。目前,唯品金融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理财、保险、支付、征信等各方面,并先后获得小贷、保理、保险代销、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牌照,还申请了互联网银行牌照。

另外,2018年10月,唯品会与富邦华一银行联合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名称暂定为四川省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获得消费金融牌照。不过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而就在2019年6月,阿里巴巴间接投资了包头市包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曲线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会CEO沈亚在财报发布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金融业务上,资金端将逐步转移到银行,目前金融模式占用现金已越来越少,约为10亿元。

业务频频折戟 欲转型助贷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唯品会正式拆分金融业务以来,之后就很少单独公布相关财务数据。

财报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200万、1.15亿、2.5亿元。不过相对于唯品会“其他收入”中的“第三方物流”、“广告”等体量仍然很小,更别说占唯品会集团总净收入的比重。

唯品会2018年的财报并没有在“其他收入”中把金融业务单独列出来,而“其他收入”包括第三方物流、产品促销和在线广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产品销售平台、小额信贷的利息和消费者融资、库存和仓库管理等服务收入。

唯品会2018年“其他收入”突破了30亿元,但只占唯品会整体收入的3.6%,2019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3亿元、4.6%。可想而知,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占比是少之又少。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金融业务被“隐藏”起来,或许和其2019年唯品花大被爆出大面积停用、金融部门被裁员等有关,也就是说唯品金融存在一些风险,且相对电商特卖风险更大,这也是唯品会选择重回“品牌特卖”战场的原因之一。

2019年11月,很多用户反映,唯品会的明星产品“唯品花”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突然停用。而且偏偏是在消费狂欢节“双十一”期间,而且是被永久停用。

唯品会内部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为唯品花被停用的原因除了是逾期导致的,还有就是合作银行整体资金调整所致。

此前,唯品花的合作银行包括南京银行和重庆富民银行。目前唯品花的合作银行为上海银行、光大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唯品花一直没有盈利,持续亏损。唯品花的业务模式与银行信用卡相似,提供“免息期内还款”、“订单分期还款”、“还款分期”服务。但由于唯品花的客单价偏低,影响了其手续费的收入。

唯品花曾在2017年1月发布的《中金-唯品花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下称《计划》)中透露,其资产池中的平均借款合同金额仅为516元。唯品花具有“金额小”、“期限短”的特点,很多用户选择在一个月的免息期内还款,或者是在三期免息等刺激消费下,选择在免息期还款的用户较多,且坏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唯品金融除“唯易贷”和“唯品花”,还推出了现金贷产品“唯品花取现”、理财产品“唯品宝”和“唯多利”、唯品众筹、唯品信用分等多款金融产品。

不过目前,唯品金融只剩下唯品花、唯品花取现两大C端产品。2019年6月25日起,唯品会已经停止开通理财账户,上线的“唯安盈”、“唯多利”、“唯品宝”等也先后折戟。

在频频试错之后,唯品会准备转型助贷。在2019年业绩电话会议上,唯品会方面表示,在金融领域将会逐步转型为助贷模式,通过为用户介绍贷款平台获取佣金的方式盈利。也就是说,唯品金融将成为一个金融导流平台。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总数保持了同19%的增长;2019年全年活跃用户总数达到6900万,较2018年增长850万,远高于2018年对2017年的增长幅度。

但相对于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唯品会无论是在流量方面还是场景方面都远远落后。最终,唯品会的流量变现生意能否做成还未可知。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