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步尘
导读:表面上看,康佳集团近期股价异动与“销售1亿颗芯片”有关,深层次原因则是该公司战略转型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今天的康佳,早已不是资本市场眼里的传统家电企业,而是一个由家电、环保、产业园、互联网等多个业务板块构建的投资平台,具有越来越强烈的科技公司色彩。
近据媒体报道,美国将举行高级别会议讨论对华为实施新禁令。业界推测,新禁令有可能从美国技术含量比例标准下手,从原来的美国技术含量不超过25%修改为不超过10%。
事实上,2月18日美国法院已判决美国国会有权禁止联邦机构从华为采购产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的真实意图是确保掌控下的所有企业不得向华为输送芯片,“美国政府欲置华为于死地的意图非常明显”。
越来越多人相信,美国将在经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全面遏制中国,持续打压华为是其遏制中国战略的组成部分。
换言之,中美两个大国在高技术领域竞争将日趋激烈,芯片实现“国产替代”已是刻不容缓。
近期还发生了另一起与芯片有关的新闻。
自1月20日传出“今年将销售1亿颗芯片”之后,深康佳A(SZ000016)15个交易日9次涨停。2月23日,深交所向深康佳A下发关注函,要求就相关情况进行核实说明。
深康佳A回复函称,“争取在2020年销售存储主控芯片1亿颗”不构成本公司的业绩承诺,1亿颗芯片销售计划即使全部达成,也仅占本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的不到1%,不存在夸大、误导市场行为;控股子公司涉及的氮化镓相关技术,与小米利用氮化镓功率器件开发快充产品的技术不同,公司目前没有使用氮化镓技术开发快充产品的计划。
上述两个与芯片相关的事件同期发生,表面上看二者并无关联,但是人们的思考却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芯片,对于中国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家关心的康佳芯片,推进究竟怎么样了?
1月20日,媒体报道“康佳半导体首款存储主控芯片KS6581A首批10万颗量产出货”,1月23日深康佳A涨停,由此拉开多次涨停大幕。
2月13日,深康佳A对媒体报道做出进一步说明,称若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销售1亿颗存储主控芯片的目标达成,按照康芯威目前对存储主控芯片价格的预测计算,1亿颗存储主控芯片相应的销售总金额预计约为2.5亿元,占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将不超过1%。
按理说,“2.5亿元收入,占比不超过1%”,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且家电企业布局芯片的也非康佳一家,投资者缘何热情追捧?或者说,康佳芯片布局目前究竟推进到什么地步了?
2月24日,康佳集团总裁周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透露:康佳包括储存芯片分销等在内的半导体业务年营收已达13亿美元(约90亿元人民币)。
康佳官方的说法是,“半导体产业布局初具雏型”。
2018年,康佳集团确立“科技+产业+园区”战略,目前已形成“产业产品业务群、科技园区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投资金融业务群”协同发展格局,除既有的家电板块之外,新进入的半导体科技、环保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板块,呈齐头并进态势。
芯片产业是布局的重点。康佳分析认为,目前本土厂商使用国产芯片意愿强烈,芯片“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
康佳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成立于2018年,当年在合肥成立康芯威的存储主控芯片设计公司,2019年成立康佳芯盈封测公司。
2019年9月,康佳成立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同年,康佳重庆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奠基。研究院侧重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园侧重技术成果产业转化。据康佳官方资料,该研究院拥有全球顶尖团队,具备Micro LED一条龙全制程技术能力,致力于Micro LED材料、工艺、产品、设备的技术开发、项目孵化及专利布局申请。
在CES 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康佳展示一款236英寸的8K Micro LED电视,是现场展示的单体最大的电视,引发参观者驻足观看。而这款电视产品,正是康佳Micro LED战略下的结晶。
Micro LED与OLED、QLED并称“未来三大显示技术”。
2月20日,媒体报道称“康佳与雷曼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光伏能源互联网和智能计算、云服务器产业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3月2日,康佳发布公告,称与中信控股共同发起成立“信佳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半导体及数字消费产业为投资方向,进一步深入半导体布局。
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布局芯片的企业很多,像康佳这样投资力度之大、动作之频繁、产业链布局之完整者,确实比较少见。
布局氮化镓,康佳醉翁之意是Micro LED
日前,很多人注意到康佳高薪招募氮化镓工程师的消息。
氮化镓,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氮化镓是用来干什么的?
先讲一个故事:
据说,王育琨第一次见到任正非时谈到企业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说“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制造精密陶瓷的……”,没想到任正非立即打断他的话:“你不了解稻盛和夫!”
任正非说:稻盛和夫做的精密陶瓷并非大家通常认识的陶瓷,而是氮化镓,一种新材料,精密医疗器械和电子网络核心部件都会大量用到。任正非甚至断言:“京瓷在未来10—20年会引领一场实实在在的新材料革命。”
许多人对氮化镓的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氮化镓,分子式GaN,英文名称Gallium nitride,氮和镓的化合物,一种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导体,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以氮化镓和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照明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能源互联网、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中国制造2025》,4次提到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
氮化镓与Micro LED关系极为密切,但凡生产Micro LED必然会涉及氮化镓相关技术,而康佳正是中国Micro LED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可以这么说,进入氮化镓领域是康佳Micro LED实施产业链布局的其中一环,显然,康佳不想仅仅停留在Micro LED整机制造层面,希望形成产业链布局。我倾向认为,这是康佳汲取液晶时代中国彩电企业长期“缺芯少屏”教训的结果。
股价异动,折射出什么?
2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受疫情迅速蔓延影响全球股市大跌,上证指数当日大跌3.71%,大多数家电股以深跌报收,而当日深康佳A上涨7.1%,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以来,深康佳A股值已累计上涨超过121%。
其实,家电股并不受资本追捧,甚至从全球看“退出家电”才是国际品牌主旋律。比如,前不久老牌家电企业飞利浦刚刚宣布出售剩余的家电业务。
而另一著名国际品牌西门子,早在2014年就已退出家电业务。
日本家电企业退出家电领域的步伐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止,夏普甚至已经将自己卖身给了富士康。
传统家电企业的资本价值,未来将持续萎缩。正是因此,几乎所有本土家电企业都在寻求转型,但细心人发现,大多数家电企业的转型并未跳出“家电”二字。和同行不同,康佳转型是朝培育非家电业务板块或新型家电产业板块的方向努力,如环保、芯片、产业园,等等,这些业务板块的成长,一方面能与目前的家电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自身的迅猛发展,也为康佳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恐怕才是推动康佳股价持续上涨的真正动力。
(作者系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