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IPO

口罩板块一周暴涨40%!上市公司火速跨界 工信部解释为何不够用?

“一罩难求”!为何口罩不够用? 工信部今日官方解释称,口罩生产并不简单,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口罩生产并不简单,整个生产流程非常复杂”,鼻梁上的小钢圈,挂耳朵的绳子都需要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口

“一罩难求”!为何口罩不够用?

工信部今日官方解释称,口罩生产并不简单,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口罩生产并不简单,整个生产流程非常复杂”,鼻梁上的小钢圈,挂耳朵的绳子都需要上下游企业协同生产,口罩加工完还需消毒、解析,此过程还需7天-15天的时间才能出厂。

口罩板块一周暴涨40%!上市公司火速跨界 工信部解释为何不够用?

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报”在转发央视关于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的一段采访时回应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何口罩不够用?”的问题。

啥叫解析消毒?工信部在官微中指出,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之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不但刺激呼吸道,还有致癌物,必须通过解析方式,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上市。

生产口罩要花多少钱?啥时候够用?

生产口罩要花多少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长雷利民介绍,一条生产线,根据生产品种和自动化程度不同,其成本在20万元到40万元之间。一条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停生产,产能在5万只左右,自动化程度高的最多可达到每天10万只。

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口罩和防护服缺口比较大,服装企业做口罩等防护用品存在一定的优势,能够救急。不过他认为,这次部分企业转向做防护用品属于应急所需,疫情结束后,口罩和防护服会随着市场规律回归正常市场需求,临时转型的企业也会随之回归正常经营。

“如此来看,近期将会有大量口罩上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2月2日介绍,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目前产能恢复率60%以上,对于非常紧缺的口罩等物资,工信部正全力动员企业克服春节假期和疫情扩散等难度,尽快复工复产。

2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介绍,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经达到1480.6万只,比前一日环比增长3.1%,产能利用率达到了67%,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最紧缺的N95口罩已经达到11.6万只,环比增长48%。其他的医用口罩日产量998万只,环比增长36%。

“总体看,口罩产量呈现持续上升势头,尤其是防治一线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优先保障,增速更快。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再次强调,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郝福庆表示。

据悉,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口罩产能,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业高速发展,产值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

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

据雷利民预计,正月初十后口罩生产可接近正常产能。随着工人2月中旬前后大规模复工、原料供应和物流逐步恢复,加上新口罩自动化生产线不断投产,2月底每天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其中N95口罩约3500万只左右。再加上进口部分,可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口罩概念板块一周暴涨40%

口罩板块一周暴涨40%!上市公司火速跨界 工信部解释为何不够用?

本周(2月3-7日)板块风云榜 来源:wind截图

医疗上市公司中谁在做口罩?根据公告,奥美医疗有关人员自1月21日起已提前结束休假,返岗生产医用外科口罩,日产能达到100万只;蓝帆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专业的医疗防护手套及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广大人群的基本防护,能够有效阻挡细菌病毒的传播。

2月7日,口罩概念股持续上演涨停潮,泰达股份、奥美医疗、欣龙控股、振德医疗、南卫股份等10只涨停。其中,奥美医疗8连板,泰达股份、振德医疗均6连板。wind数据显示,春节开市首周,口罩概念板块累计涨幅40.91%。

与此同时,口罩生产再迎利好,央行称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实施优惠贷款利率,加强对重要医用、生活物资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

部分医疗上市公司紧随其后,调整口罩、防护服等相关的业务。紫鑫药业、延安必康、佛慈制药、再升科技等均发布公告表示将增加经营范围,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

业内提示:谨防资金“瞎起哄”

在春节开盘后,虽然与疫情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防护服等产品生产企业成为主要受益对象,也成为大盘下跌中逆势走高的少数板块,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医疗板块也只是第一季度的短期受益。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的观点更为尖锐。他表示,单就疫情来说,防疫物资个股和生物检测相关的个股受益是正常的,但是普涨的医药股当中有很多缺乏逻辑,首先特效药短期内不能投入使用,也有些对医药个股的炒作就像炒作双黄连一样“瞎起哄”。

他认为,在非理性的普涨下,医药股现在被资金当作是避险港湾。他同时指出,监管机构目前也在释放利好消息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外围股市也表现很好,A股要有信心,现状只是暂时的。

在分析此次疫情对整体股市和未来经济的影响时,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表示,第一个交易日的大跌到后面几天的趋于理性,包括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总体上来说,市场认为此次疫情是一个短期的冲击。

汽车、鞋服、纸尿裤…… 这些上市公司火速跨界做口罩

经济日报1月30日刊文呼吁,有条件的企业立即转产口罩。几天后,郝福庆表示,“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在口罩厂家加班加点赶制的同时,一些看起来与口罩“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纷纷跨界加入生产大军。其中不乏中国石化、工业富联、五菱汽车、比亚迪、柏堡龙、雅戈尔、红豆股份等上市公司的身影。

经济日报1月30日刊文呼吁,有条件的企业立即转产口罩。几天后,郝福庆表示,“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在口罩厂家加班加点赶制的同时,一些看起来与口罩“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纷纷跨界加入生产大军。其中不乏中国石化、工业富联、五菱汽车、比亚迪、柏堡龙、雅戈尔、红豆股份等上市公司的身影。

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包括4条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另外,富士康表示,集团旗下工业富联近日在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中。预计在2月底可日产200万只。

中国石化也在官方微博上广撒“英雄帖”。“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我们需要口罩机。您若有富余、可用的设备,可转让给我们,我们将协调生产、增产口罩。增产的口罩,我们可全部收购支持湖北抗疫一线,也可支持企业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华南地区的广汽集团也在筹备口罩生产线,预计将于近期开工生产。

一些原本生产鞋、服装甚至是纸尿裤的企业也纷纷改造或新增口罩生产线。

在莆田,双驰实业、泰盛实业等多家鞋服企业加班加点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在确保原料供应的前提下,预计每天能生产口罩共超过150万只。

母婴用品企业南京船之宝决定停下手中已有订单,转型生产口罩,并于当天下午通过考察,成为生产民用防护口罩定点单位。主要生产纸尿裤的爹地宝贝发布微博称,公司转产口罩,截至2月6日产能已经提速至140万片。

商务男装企业雅戈尔宣布,研发团队正在抓紧研发新型口罩,用于对病毒预防,研发成功后将马上投入生产。

从事服装设计的柏堡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可生产时尚家居防菌用途口罩,也已经完成抗菌物料研发,柏堡龙将提供配方授权合作生产商进行生产。

17年前曾为抗击“非典”紧急生产口罩的红豆股份再一次临危受命。2月3日晚间公告称,根据经营发展需要,经营范围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此外,三枪内衣、水星家纺等一批商家紧急申请资质,连夜改做医用口罩和防护服,驰援一线战“疫”。

(融合中新经纬、华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等相关内容)

作者: 网站小编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