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骏
当人们对独角兽在A股上市还不知应持何种态度时,猛然发现,大量独角兽都在向港股或美股冲去,谁都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好了给你们特殊政策吗?不是都知道A股的估值高吗?那么多破发的先烈没看到吗?小米招股时的窘况不担心在自己身上重演吗?
这样的问号还可以有很多,但潜台词都可汇聚到一点,即:这不是港股IPO的最好时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最差的时机。
那么,为何还有这么多的公司争前恐后要赴港上市呢?当然,各家有各家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大家眼里,这是“这是IPO最后的时机”。
按说,最差的时机与最后的时机,就维度而言并不是一回事。不过,很多情况下,能够厘清二者的时空关系非常之难,毕竟,二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存在交点的。
比如,当年的凡客,因为认为上市的时机不好,在上市前夜终止了IPO。如今看来,当初那个最差的时机,同时也是最后的时机。
目前已披露的拟上市公司的招股书中,很多公司亏损额一点都不逊于当年的凡客,但谁都不想重蹈凡客的覆辙,因此,当面临最差的时机与最后的时机这一判断时,大家宁可认为这是最后的时机。
如果这个集体认知成立的话,“挤兑”一词就很有可能套用到IPO上,变成“挤I(IPO)”,即“一级市场投资人集中性兑现”。如此一来,也许本不是最差的时机,但当大家都认为是最后的时机时,也就变成了最差的时机,其结果就是:大量公司流血上市,一、二级市场投资人全部亏损。
毋庸讳言,今天“去上市”的大潮,很大程度是由“去杠杆”传导而来,但这恰恰也可视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试金石。哪些商业模式是靠热钱推动的,哪些投资机构是热钱堆起的,这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