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权益市场的大幅调整及转债供给的明显加速,可转债市场表现低迷,一级市场弃购和破发成为常态,二级市场亦在低位徘徊。不过,站在目前的时点,不少机构人士认为,可转债继续下跌的空间较小,虽然短期而言难以出现整体大幅上涨的机会,但中长期配置价值已逐步显现。
以时间换空间
在经历了5月、6月的下跌和7月、8月的盘整行情之后,不少基金经理近期均表达了对于可转债中长期配置价值的认可。他们表示,可转债的抗跌性已经逐步显现,可以适当配置部分债性价值较高的品种,以及正股基本面较好、转债估值相对合理、绝对价格较低的转债标的。
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张亚辉表示,无论是可转债还是个股的估值,多数都已经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经过大幅调整后均出现了中长期配置机会,只是短期信心层面可能较为不足。目前应该拉长投资周期,从长期投资的维度静待市场好转。
华创证券分析师王文欢分析说,可转债目前整体平均绝对价格在100元左右,处于历史低位,或者说一直在底部震荡,由于债底的支撑,转债相对抗跌,继续下跌的空间比股市更小,不过即使股市止跌企稳,受制于高转股溢价率,转债短期估计也难有好的表现,需要以时间来换空间。考虑到目前绝对价位处于历史低位,转债中长期的配置价值已逐步显现,对于一些期限较长的配置资金来说,可以选择逐步配置,而对于短期资金来说,可以继续保持观望,等待市场真正企稳。
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也表示,供给扩容导致转债估值及绝对价格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该状态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不过长期的估值压缩将导致转债进入合理的配置区域。
分化行情考验择券能力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的表现一方面受正股下跌拖累,另一方面也缘于信用下沉影响。诺德基金统计显示,伴随可转债扩容,发行转债企业良莠不齐,信用资质下沉。过去可转债发行人绝大部分来自主板,信用评级普遍较高,2017年起,出现许多可转债发行人来自中小创,信用评级出现明显下沉。今年8月上市的一只转债的主体评级更是创了“新低”,主体评级为A。
对于后市,机构人士认为,个券的分化不可避免,中报数据则成为机构甄别个券的切入点之一。根据兴业证券统计,2018上半年转债对应正股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13.64%,较2017年同期下滑;净利润增速为33.02%,自2016上半年以来维持上升趋势。2018上半年转债对应正股的营业收入增速不及A股整体水平,净利润增速高过A股整体约15个百分点。这其中,转债的结构是一个重要原因。化工、机械、银行等周期性板块业绩均大幅回暖,带动转债整体净利润增速上行。但如果剔除中国石油、中国太保(港股02601)和光大银行,与A股剔除银行石油石化的样本进行对比,转债整体业绩并不占优势。近期发行的标的较多,但业绩增速一般的个股不在少数,也拖累了整体业绩增速。
海通证券(港股06837)研究报告指出,在股市整体低迷、转债标的“稀缺性”减弱的大背景下,个券的表现将更加分化。业绩增长稳定、基本面有看点的转债是配置首选,同时要尽量规避业绩不佳、信用风险较高的个券。四季度市场或仍处于震荡磨底阶段,转债分化行情之下更考验择券能力,建议优先关注成长和(港股00001)创新板块,其次是消费、医药等,短期控制仓位,耐心等待市场企稳后的配置机会。
兴业证券分析师黄伟平指出,当前的转债位置显然不如7月初,这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是有限的,但可以按照以下思路适度参与:一是偏股优质标的短期交易;二是中长期的配置可以关注资质较好、价格有吸引力的品种,对于正股基本面确定性较高的,可以适当提高价格的容忍度;三是抗跌性强,具有一定弹性的大盘金融转债;四是条款博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