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的竞争,到之后的合作,再到如今的融合,金融与科技逐渐步入共生状态。11月30日,中行副行长孙煜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交响”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银行和科技公司会有更多的合作,大数据应用正打造更加开放、智能和普惠的新型银行,而银行通过和合作伙伴共建场景生态,积极开展跨行业整合、多平台接入、全场景营销的服务渠道,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银行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正由松散走向深度。不同于早期渠道合作,即金融机构更多把金融科技公司当作获客的合作伙伴,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如今双方的合作更多是将技术内化到金融机构。比如深挖线下场景,让更多的非网点实现网点化等。
在孙煜看来,金融科技对金融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助推金融机构不断转型,比如机构在招人过程中更倾向“亲科技”人才;二是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三是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例如“监管科技”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
具体来讲,孙煜称,对银行而言,应利用技术打造场景化银行、智能化银行、开放性银行、创新银行和敏捷型银行。“实际上科技是需要容错的,银行又是比较传统的、受到严格监管的、风险偏好往往比较低的这样一个行业,所以说打造一个创新型机构非常重要。”他说,“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
当下,多数金融机构提升自身应用架构的主要方向即为客户中心化、中台服务化、智能化,也因此,打造敏捷银行频被业内提及。孙煜表示,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较难跟上客户的要求,“从大脑传递到神经末梢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要建立敏捷银行,”他提到,“而敏捷的背后需要运营的改造和科技的注入,这就要求银行要实质性拥抱金融科技。”
未来,在拥抱金融科技方面,孙煜认为,可在四个方面发力。首先,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这是推动金融科技、科技创新的前提;其次,要坚持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数字化对银行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科技,数字化转型是核心;再者,要守好维护金融安全的底线,金融创新再怎么发展,金融安全是底线;最后,要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