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利好消息刺激,3月17日,地产股全面反弹,一扫此前低迷情绪。
其中,融创中国暴涨近60%,创历史最大单日涨幅;旭辉控股盘中一度暴涨逾58%;新城发展、龙光集团、时代中国等涨幅均超40%;佳兆业集团、富力地产、合景泰富、宝龙商业、世茂集团、中国奥园等涨幅超过30%;碧桂园、正荣地产、宝龙地产、中梁控股等涨幅也超过20%。
A股方面,阳光城(2.370, 0.00, 0.00%)、新城控股(25.310, 1.41, 5.90%)、嘉凯城(2.500, -0.02, -0.79%)、宋都股份(5.960, 0.54, 9.96%)股价涨幅均超10%,中南建设(3.550, -0.05, -1.39%)、金科股份(4.130, -0.09, -2.13%)、万科等股价涨超7%,荣盛发展(3.610, -0.07, -1.90%)、滨江集团(6.330, -0.01, -0.16%)也涨超6%。
1
旭辉回怼瑞银看空
截至收盘,旭辉股价定格在4.44港元,涨幅32.93%。
这是旭辉股价近两周来的最高点。
3月8日以来,旭辉股价接连受挫。6个交易日里有3天股价跌幅超过10%,其中3月14日股价下跌19.95%,3月15日跌幅更是达到22.35%。
6天时间,旭辉股价由5.5港元跌至2.71港元,跌幅超过50%,创下了3年来旭辉股价的最低值。
这是这家近来以稳健示人的房企遭遇黑暗时期。
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骤然遇冷,融资端口几近枯竭,资金链的紧张几乎前所未有,违约不断,爆雷也不再鲜见。
作为为数不多的基本面稳定且尚无债券违约的房企,旭辉极力向外传递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除了接连几次提前赎回部分票据外,其在投资端和融资端均有动作。1月旭辉以14亿代价补仓北京,3月旭辉除了获得平安银行(14.390, -0.06, -0.42%)的50亿并购融资额外,还发行了一笔10亿元的中期票据,利率4.75%。
虽然近来融资闸门已经打开,但受到浇灌的目前只有国/央企和优质民企,因此能否成功融资某种程度上成了检验资本市场对企业信心的一大标准。
3月8日以来,受行业影响旭辉股价震荡下行,3月14日,瑞银下调评级,让旭辉股价进一步探底。
瑞银看空旭辉的原因在于其合作项目较多。其称其对旭辉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的400多个项目进行了股权分析,发现旭辉有80%的项目(按未售建筑面积)是非全资拥有,其中合作伙伴多为民企。
瑞银认为,假设没有重大政策宽松措施,预计由于到期债券数量集中增加,以及各方对开发商缺乏信心,会有更多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将会恶化。旭辉控股的表外债务总额约600-900亿元,公司可能不得不购买民企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的股份,这部分现金负担预计可能高达570亿元,相当于旭辉控股2022年合同销售额的25%。
因此瑞银将旭辉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旭辉2022年的目标市盈率进行了小幅下调,以反映其担忧。
受此报告影响,旭辉的股价在3月14日和3月15日分别下挫19.95%和23.35%。
实际上,作为业内的“合作王”,过去几年旭辉的高增长确实离不开合作模式,但这一模式是把双刃剑,虽有分摊资金压力和风险的优点,却也饱受少数股东权益过高、业绩含金量低的质疑。
3月16日晚间,旭辉回应称去年以来,其对项目层面的现金流管控和股权层面的归边,对出险公司项目已基本完成谈判,如北京花样年项目,及时退出规避风险,盘活资金。
据旭辉内部统计,目前有21个合作项目的合作方发生债务展期,这部分项目占旭辉总项目的比例不到5%,占旭辉的平均股比约30%。
其中,已交付、无融资的尾盘项目14个,其余7个项目的销售和回款工作均正常有序展开。至于个别出现危机的项目,旭辉表示正与合作方积极沟通,不排除未来采用并购形式化解项目风险。
旭辉认为,瑞银报告中预计旭辉化解合作方风险需要支付100亿-570亿元进行收购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假设。按照去年中期报告,旭辉对合作项目公司(联合营公司)按照股权比例提供的担保金额是170.1亿元,与570亿元存在巨大差距。
“合作方主体出现债券展期或违约,并不等于项目公司出现经营风险,实际操作中,合作项目都有严格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监管资金足以支付未来开发支出,保障建设推进。旭辉并没有义务去收购合作方的股权。”
至于表外负债方面,旭辉称其在手项目的并表比例约为56%,而非35%-45%,其非并表项目权益后负债为251.3亿元,且无超股比担保。
2
多部门齐发声
实际上,股价暴跌、市值蒸发是地产股普遍面临的困境。
克而瑞数据统计,截至3月14日收盘,年初至今,88家样本房企中有近八成房企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数量达到70家,最大跌幅达到86.7%。仅有12家房企股价上涨,且上涨房企多为央企和国企。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会看到更为剧烈的波动。
有机构统计了港股地产股近一年的股价表示,数据显示,8个月时间里多家地产股跌幅超80%,包括正荣地产、新力控股、祥生控股、当代置业、佳兆业集团、龙光集团、融创中国、中国奥园、中国恒大、世茂集团、时代中国等多家企业,上述房企市盈率已不到1。
以融创中国为例,虽然其目前公开市场尚未违约,但受传闻及行业大环境影响,3月15日融创中国股价报收3.63港元,创5年来最低值,相较去年3月中旬的31.85港元,跌幅超过88%,一年时间市值蒸发近9成。
再如碧桂园,3月15日碧桂园报收3.76港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港元,跌幅超过6成。即便这家行业龙头基本面稳健,没有发生债务违约,甚至还在回购多笔票据,依然无法阻挡股价的下跌。
仅仅1年时间,地产行业数以万亿计市值被蒸发一空,无数房企遭遇裁员停业、融资爆仓、交易停牌的困境。
市场普遍认为,地产股集体大涨离不开昨天的政策利好。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对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除此之外,银保监会、央行、财政部、证监会以及外汇局均释放出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暖意。
其中,银保监会表示,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证监会则明确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汇局表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央行发声,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对于市场关注的房地产税进展,财政部也给出了说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多部门集体发声给市场传达了积极的信号。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前地产股遭遇了持续性的看空和下降,而此次官方表态以及既有房地产政策效应的释放,将为上半年房地产业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后续包括房地产行情、地产股、市场预期、市场秩序等,都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