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社交电商”并没有一个精确的界定,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观察到:从形式来看,微商、以微信公众号等为KOL的内容电商、淘系直播等基于社交关系的线上交易行为都可以归入社交电商的范畴。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演变出来的,本质上没有改变商品交易的本质。
如果需要定义“社交电商”,可以这样表述:以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社交、信息传播工具,参与商品交易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行为。人、货、场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
在社交网络中,人是通过微信、微博等进行连接,此外现在还有抖音、快手等视频、动画信息传播平台,让人们产生直接关联,通过交流与互动,建立起信息信任。之后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的社群保持联系,微信群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触达方式,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微信群,活跃的微信群可能有十多个,所以大部分社交电商都会在微信群里面展示商品、介绍商品、分享商品,包括拼多多、十荟团、花生日记等。
在社交电商领域,货的方面更多会注重去源头、去产地,强调工厂直供、需求匹配,这种模式可以称为DTC,在社交电商里,会把DTC核心价值放大。因为其中具有强关系基础,这区别于传统电商模式中松散的客商弱关系——商户很难快速有效触达顾客。通过通过社群渠道(微信群、QQ、企业微信等)更好地触达目标群体,并更容易获取用户需求,再进行产品定制。C2M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京东、网易严选都有相关计划。
场的方面在社交电商就是沟通平台,社群本质是沟通的组织结构,也就导致店主在社交电商里多重身份。例如拼多多中,发起者会影响其他人一同参与拼团,例如花生日记的店主会影响周边的人做分享、宣传,进而提高转化率。这里的转化率高的原因是信赖,因为基于熟人社交关系形成。
当前的社交电商分两大形式:B2C及S2B2C。其中“S”是上游供应商,“B”是供货商,其中包括公司、组织形式的分销商、代理商,也包括个人形式,“C”是终端购买用户。从关系上可以看出这里建立了一个客商联系,砍掉了中间的环节。
S2B2C的模式中有几种商业模式,最普遍的一种是会员营销,目前是大多数社交电商采用的形式,就是会员制的电商,付费会员分享自己商品。例如云集、环球捕手、达令家、爱库存、花生日记、贝店、有好东西等。
另一种是社区拼团,通过拼团的方式进行服务, 如兴盛优选、十荟团等。
再有就是拼购类的社交电商,拼多多是最典型的例子。京东、网易、苏宁都有开始相似的业务。
还有一类是从内容类电商平台发展或转型成内容社交电商,其中小红书是最典型的例子。小红书是靠名人或网红带货的方式做内容。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认为这几种模式随着平台发展,最终都会相互融合,从原来传统图片跟文字的介绍,后面会变成短视频的介绍或者变成直播的介绍,会把内容跟社交跟零售都会结合到一起
社交电商的价值会体现在六个方面:
拓宽用户关系,通过人际关系经营,改变利益驱动的单纯买卖关系,形成情感基础的社交关系,提升用户黏性。
提升商品的转化,利用圈层化社交渠道进行信息筛选、内容运营、和二次转化,保证用户需求精准匹配。
形成创新的传播模式,通过分佣、砍价、红包等利益激励方式,实现商品曝光基于社交关系链的主动创建和指数级增长。
沉淀私域流量,依托社交媒体和工具,获取低成本、高质量的流量并有效留存,帮助商家沉淀自有用户资产。
反驱动柔性供应链,基于前端用户需求的全面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基于规模聚合,反向驱动供应链的转型和升级。
提升社会效益,社交网络叠加商业环节串联各类产业资源,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精准扶贫和灵活就业。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认为,未来社交电商的发展,其一,是需求驱动DTC模式发展,包括产业供应链升级、行业倾向下沉市场。如拼多多早期定位在下沉市场,通过百亿补贴等运营推广再开拓一二线城市市场。
其二,社交电商模式会趋于成熟,因为通过微信群可以建立连接,所以更容易得到低的获客成本。
其三,解决长尾商品销售难题,这种模式很合适特定群体的商品,这类商品不一定适合大众市场,往往容易形成库存积压,如爱库存就是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其四,大数据驱动用户精细化运营,通过大数据算法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因为社交电商中人群都是松散的,每个店主推商品也需要有针对性,哪些人群适合哪些商品,可以通过数据定向运营。
其五,出现短视频、直播形式的社交电商,这种形式2019年时候已经出现,短视频、直播能更直观展示商品信息,并可以更及时地互动。
其六,行业会形成规范经营,国家相关法规支持力度比较大,改善现时社交电商中的违规现象。
关注本号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